在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我方兵士潮水一般的涌上敌人阵地,在人潮后边,机枪在“突突突”的不断开战,那么机枪怎样快的射速,难道就不会射中自己人吗?
答案是必定的,如果依照影视剧中那种步卒从正在开战的机枪手身边冲击,那步卒很容易就被己方的机枪火力误伤,在战术术语中有“前方”一词,就是指子弹飞出枪膛后到击中方针的这条道路,轻率经过机枪手的“前方”,那下场只要被打成筛子这一个成果。
所以我们有时分会看到,一些讲究的影视剧中战士在快速移动的时分都要大声喊出来,目的就是避免友军误伤。
话说回来,在战场上很少会呈现影视剧中那种人挤人的冲击,现代作战,散兵冲击的间隔间隔大约在50-100米之间,比方有名的“三三”战术。更何况在战场上没人会站直了傻呵呵的冲击,在远间隔上步卒会弯着腰快速冲击,近间隔则会匍匐前进,给机枪手留出必定的射界。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火力援助阵地大部分是和步卒反击阵地成必定角度安置的,不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然这首要不是为了避免误伤,更为重要的是侧射火力的功率大大逾越正面直射,一起两翼的射界也要高于正面。
当然如果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射界被冲击的战士挡住了,这时重机枪其实不用停火,机枪能够用逾越射击法,让弹道从己方战士们头上飞过,限制当地纵深阵地,这也是机枪的常用战术。
其实在战场上,你很难射中一名训练有素的敌人,逾越200M的人形靶就几乎现已看不见了,靶子也占据了整个射击标尺,要想射中这个间隔上移动的敌人能够说是很难的。
在缺少长途火力的时代,机枪就成了远间隔限制敌人的重要兵器,像是德军在二战配备的MG34、MG42机枪,这两种配备了尖头重弹的机枪乃至能够限制3000m外的敌人。而德军也是十分推重步卒班机枪战术,乃至将步卒称作“服侍机枪的军种”。
在实战中,如果时间满足,机枪手还会设定极为具体的射表,保证射击时间和射击方位避开友军,所以误伤己方步卒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可是战场上被误伤也是有例可寻的,伊拉克战役中,英军一名步卒被己方的机枪误伤,左腿被射中15发子弹,最终不得不截肢。
士兵冲锋时,后面掩护的机枪不会打到自己人吗?我们都被电影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