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这场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2025-04-18 22:47: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夷陵之战是刘备借口为关羽报仇,想一举歼灭东吴的战略。
规模很大,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蜀国四十万,吴国十五万,也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回答2: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其动机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此争议较多。
为关羽报仇的观点太没有说服力。
从东吴的立场看,如能用不大的成本控制荆州,就可控制长江流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魏相持。从蜀汉的立场来看,假如能够用反击战的方式控制长江流域,也可和魏相抗衡。同时,借着为关羽报仇的由头,可以带动军队士气高涨,这是一场军事上的豪赌。
这场大战有多大的规模,吴蜀双方参战的兵力有多少呢?《三国志》之《陆逊传》《步骘传》等明确记载了东吴参战兵力有5万,而对蜀汉参战人数却没有明确记录。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围绕夷陵之战“以少胜多”的问题,学术界争议不断。当前,这一争论仍未休止,认为蜀汉兵力强于东吴者有之,认为蜀汉兵力与东吴兵力相当甚至弱于东吴者亦不乏其人。
“由于夷陵之战刘备惨遭失败,故蜀汉史官羞于记载伐吴兵力的总数,以致今天学术界无法弄清其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蜀汉总兵力绝对不会少于东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前程陈述其推理说,首先,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是兵力强大的一方,这是军事常识。历史上的刘备虽然用兵无奇,但不至于鲁莽到以区区4万人去进攻五六万的东吴军队。蜀汉章武二年正月,即关羽被杀两年之后,刘备才兵出秭归东征伐吴,说明其伐吴是出于蜀汉整体战略需要,是经过认真考虑和准备后作出的决定。而夷陵之战又是一场与东吴争夺战略要地的关键之战,刘备具有足够实力,仅率四五万人马东征孙吴,绝无可能。其次,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孙权所言“刘备支党四万人”指的是蜀汉前锋部队(还应包括黄权所率后续军队,黄权是在吴班、陈式之后至夷陵的)。既然吴班、黄权所率前锋部队有4万人,那么,刘备所率主力应在6万—8万。
综合当时蜀汉总体情况看,王前程认为,刘备投入夷陵之战的总兵力至少在10万—12万。因此,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并未违背历史真实。

回答3:

为了给关羽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