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寺庄小壳动物群分析及生物地理区

2025-04-08 17:21: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从上述杨寺庄小壳动物群化石名单中,总计有27个属、37个种,3个未定种。其中有5个属,17个种是在河南叶县杨寺庄发现并命名的。以27个属进行统计,软舌螺6个属,占22.2%,单板类11个属,占40.7%,腹足类2个属,占7.4%,双壳类2个属,占7.4%,齿形类2个属,占7.4%,骨针类4个属,占14.8%;以37个种和3个未定种统计,软舌螺8个种,占19.5%,单板类15个种,占36.6%,腹足类3个种,占7.3%,齿形壳3个种,占7.3%,骨针类8个种,占19.5%。由以上种的统计来看,软体动物(包括单板类、软舌螺、腹足类、双壳类)占小壳动物化石70.7%以上,其中又以单板类居多,占软体动物的51.7%,占动物群的36.6%。由此可知,该动物群为国家级著名动物群,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中国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地理区研究比较薄弱,比较系统开展研究的主要有尹恭正、钱逸等。尹恭正等(1986)将我国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化石生物地理区域分为8个区(Province),其中扬子区又分为5个小区(subprovince)。将河南华北地层区划归华北-东北区。钱逸等(1999)将中国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地理区划分为4个区,其中华南区又分为5个分区,将河南华北地层区划归华北区。此外,杨家騄(1987)将河南华北地层区划归华北生物区华北南缘小区。在研究河南辛集组小壳动物化石即杨寺庄动物群的相关文献中,也有一些作者(陈忆元等,1985;裴放等,1992,2005)涉及该动物群的地理区,均应属于殷鸿福等(1988)、王鸿祯等(1990)所划全国寒武纪生物区的亚澳生物大区(realm)华北生物省(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