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这句话有道理吗?

2025-04-05 17:20: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这句话的出处是明朝时期一位名叫曹学的官员写的一副对联,这里写的是曹雪的一个经历,就是曹学有一次手上有个案件,案件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一位有钱人的狗咬伤了一个秀才,这时候有一个屠夫路过就出手相助将狗给打死了,到后面有钱出钱买通了秀才,作假口供指证屠夫,让屠夫给狗填命,最后的结果虽然是事情公平公正地了结了。

但是曹学也因此事为秀才忘恩负义的行为而感到愤恨,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副对联。因为当时曹学写出这句对联的时候的心情是激动的,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有点以偏概全的感觉,间接地骂了天下的读书人。“负心多为读书人”,其实就是对那些没有君子气节的文人墨客的鄙视,意思就是说那些没有气节的读书人像狗一样卑躬屈膝,谄媚、阿谀奉承

表面上这句话是在侮辱读书人,实则不是,这句话在当时其实并没有看不起读书人,更多的是对读书人这样的行为的可惜,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百姓对于文人是很尊重的。只是如果文人出现了这样的行为,不是不为百姓的所能接受,瞬间就是低落神坛甚至是众人数落。这在我们今天就好比,那些当红明星、官员,人设的崩坍一样。

因此其实“负心多为读书人”,这一说是错误,不能局限于读书人,忘恩负义这种事情还是要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当今时代,文化已经高度的发展了,基本每一个人都是读书人,所以“仗义每多屠狗辈”放在现在更多的是指那些年轻冲动的人,没有约束自己的行为,枉顾法纪,犯下了大错。

回答2:

俗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该怎样理解?

回答3:

我觉的没有道理,仗义、负心和读书多少没有关系,比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他是读书人,而且他很仗义。

回答4: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没有气节的读书人,一般就会像那些猪狗一样谄媚。

回答5:

这样说有点以偏概全了,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让所有人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