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一说从何而来?

2025-03-30 00:52: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目不识丁 :::

成语解释 丁:代表简易的字。形容一个大字不识。
作者出处 《唐书.张弘靖传》
成语典故
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刚愎自用,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这两个家伙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每每吃喝玩乐闹到
深夜,还要大队侍卫兵马护道回府。一路灯笼火把,鼓响锣鸣,全城鸡犬不宁。稍不如意,就打骂兵士百姓出气。一次酒醉后,两人无故谩骂兵士道:“如今天下太平,你们这些当兵的有个屁用!与其像你们这样会拉两石的弓,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众兵士听闻此语,无不愤慨,不满情绪蔓延。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弘靖贪污朝廷犒赏将士公款的丑行东窗事发,于是群情激愤,怒不可遏的兵士暴动了。得到老百姓支持的造反兵士逮住张弘靖,把他关押起来。恶贯满盈的韦雍和张宗厚成了刀下鬼。
骚乱过去,朝廷将张弘靖降职调离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