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书写的确实是不错的,他笔下塑造了无数个不同的角色,神行兼备,各有丰姿,这不是一班人能做到的,纵观现在的书和电视剧,塑造的人物大同小异,比如反腐败题材的电视剧,通篇都是一个好党员如何如何与腐败斗争,如何奋战在 工作第一线,我承认这样的人是有的,可是多部电视剧里都是这样的人物和情节,使得颇为挑剔的观众更是审美疲劳。
而如果有人问起金庸先生书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最讨厌谁,最喜欢那本,相信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答案,因为他笔下的人物都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就像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那么多的女子,却能各有各的出彩之处。当然,我并不是说金庸的书能和《红楼梦》相提并论,我所要说的只是:金庸先生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是多样的,也是很成功的。
且不说家喻户晓的黄蓉,小龙女,郭靖,杨过等等,只说其中的配角都是很出彩的,比如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心狠手辣而又痴恋姐夫的阿紫,这些在人们看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可是在金庸笔下,他们也有其可怜、可悲、可叹之处,金庸先生的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意义,不能简单用道德两字就能加以概括。
电视剧毕竟有其局限性,所以,选的演员或多或少都不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因为,在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对于书中人物的爱憎,这是电视剧演员很难表演出来的。
当然,我认为金庸的书之所以出名,还跟他的出版方式有关,最初,在香港,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作为连载的登在报刊上的,又因为小说的情节丰富,迂回曲折,荡气回肠,所以很能引发人们的阅读欲望。
还有,就是楼上所说的,金庸先生书中所表现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英雄情怀。
关于金庸的武侠,实在有太多说不完的话,里面得很多句子都是很优美的,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的那句“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摘自《白马啸西风》)。
总而言之,我很喜欢金庸先生的书,建议楼主也看一下,就能明白了。
另:金庸的书我最喜欢《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
“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我先说一下小说和电视剧演绎武侠的区别吧,
“回答者:wind1wind”说“电视剧演得不好”,
这点我表示同意,
毕竟,那是小说,
小说写出来的东西用电视剧来表现,
效果总是难免有些差强人意,
而且里边有些东西是表现不好的,甚至相差很大,
所以楼主如果喜欢看的话,不妨还是看看小说吧。
还有一点就是金庸先生写的武侠,
主要是以大武侠为主,
例如:
《射雕英雄传》接《神雕侠侣》然后又接《倚天屠龙记》
这样的写法,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的江湖、武林。
金庸先生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点表现在他想体现一个英雄的侠气时,
往往愿意把这个人物置身于民族大义的背景之下,
让他在个人恩怨和民族大义中选择民族、国家的利益,
他更侧重于这点来表现人物的侠气。
相信金庸先生的出名就在于
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大武侠,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连贯的大江湖,
当然和他的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成功,
以及他那深厚的文学功底。
总之,他写的文章中有一种大气在里面。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塑造人物形神兼备、非常成功,
为什么要拿出来说呢?
这和金庸先生写的是大武侠系列是分不开的,
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在一篇短篇小说或者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
和在长篇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人物相比,
长篇中人物的塑造要更加困难一些,
这就和作者扎实的功底分不开了,
这点就和我很喜欢的古龙先生不一样了,
古龙先生在中篇小说方面是游刃有余,
但在长篇小说方面就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了,
有的古迷说先生的长篇更像是由中篇小说堆积起来的,
也许是一种说明吧。
而金庸先生在长篇方面的把握就没有这种感觉,
还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