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中“兴”应该怎么读?

要列出读音的依据,最好举出例句。
2025-04-10 01:16: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应当读作“xìng”(去声)。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 唯)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回答2: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他所作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中的一首

创作年代 南宋

《四时田园杂兴60首》诗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四时田园杂兴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品原文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昼(zhòu):白天。3、耘田:除掉杂草。4、绩麻:把麻搓成线。

5、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6、童孙:指儿童。7、未解:不懂。8、供:从事,参加。

9、傍:靠近。10、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诗意

白天出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即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他所作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中的一首。

回答3:

应当读作“xìng”(去声)。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为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成大在石湖养病时开始创作,“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并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钱钟书《宋诗选注》评价这些田园诗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回答4:

xing,第四声。从小学教材全解上查的。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