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5-04-07 10:39: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杜甫虽然是诗圣,后人没有可以望其相背者,但尽工尽善的诗句不多。

蜀相颈联为例:
是修辞运用失败的典范。更不是诗。尤其不能算格律诗。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与两朝词性不对应,前者是数量词和动词搭配,后者是数词和名词搭配,根本不能放一起的。
频烦与开济更明显,频频是对三顾的修饰,是副词,属于补语,而开济是动词,是谓语,
天下与老臣也不对称,虽然都属于偏正结构,但臣是名词,是官职之称,而下就不是名词,天才是名词。天下与老臣甚至不是同一类名词。根本不能放在一起。

计与心虽然都是名词,虽然差强人意,是本句的亮点,但是被前面的不顺所掩盖,没有了一点诗情。更没有显现对比的效果。

这是杜甫的诗词失败之典范。
杜甫如此,何况天下不如杜甫者。

研究修辞,一定要找符合规律的,至少不要先研究不符合规律的。
比如李白,从来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其夸张的手法至今为今人所嗟叹。

所以,写诗不要太讲究,只要别人可以看懂,随意而发,就是好诗。

如果一定要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的意见是:他仅仅成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井蛙妄言,以博群笑。孤陋,孤陋!

郑州市中原区石佛法律服务所李敬民祝福你春天里充满希望,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