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教育具有什么特点?

2025-04-18 08:27: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特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语出自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得《神童诗》,其意为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 这反映出封建教育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教育为做官”,无论从何处说中国古代教育既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 其实际是等级贵贱、等级名分的思想观念使人们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也使封建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点。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阶层,享受的“特权”之一。西汉《礼记·曲礼》云,“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又分地是务,不服燕饮,故此礼不下与庶人行也。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这一古老的法律原则始终得到了普遍遵循。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读书做上官,就会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人上人”。这种封建礼教,人为的将人分化为不同阶层,体现了其浓厚的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