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一下梁山的发展史,开荒之人竟然是王伦和杜迁二人,后来是宋万和朱贵二人接连上山,王伦在晁盖等人上梁山时被林冲火并,梁山上超级元老级的人物也就剩下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而这三人作为王伦时期的“心腹人物”在晁盖时期和宋江时期都成了“沉默的小伙伴”,丧失了话语权不说,甚至在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时候此三人皆被排在了地煞星而且都是80名以后,个中滋味只有他们三人心里最清楚。
梁山这个地盘最早是王伦和杜迁两人打下来的,到底是怎么打下来的书中没有提到,后来又有宋万、朱贵二人加盟,与少华山、清风山这些小山头“一正二副”搭班模式不同的是梁山的搭班模式是“一正二副一探”,山下有负责打探情报的,负责人是“副总”级别的。王伦时期,梁山上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倒是有两次组织成员扩大危机,因为来者不善。一是林冲雪夜上梁山,二是晁盖聚义七星奔梁山。林冲是带着柴进的介绍信来投奔梁山,也算是个关系户,但是王伦疑心很重,一则担心林冲武艺高强,万一他是个白眼狼一旦在梁山上占稳脚跟,说不定会反客为主;二则担心林冲是来搞“无间道”的,万一时机成熟他与官府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不管哪个方面,一旦被王伦猜中的话,对于他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王伦百般推却,执意要将林冲拒之门外。然而,其他三人却看在柴进的面子上要收留林冲,朱贵、杜迁和宋万都发言表示要收留林冲,此时这三人在老大面前还是有一定话语权,对他们而言梁山上还有一点民主的氛围。王伦见此状况,只得同意林冲进入复试环节——纳投名状,最终林冲留在了梁山,坐上了第四把交椅,朱贵由第四排到了第五,其他人座位不变。
晁盖七人劫了生辰纲后投奔梁山而来,在接待宴会上,晁盖把他抢生辰纲这一档子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王伦听后“骇然了半晌”,他是真害怕了。王伦等人占据梁山也就是做些打家劫舍的“小买卖”,晁盖等人做得却是劫生辰纲这样的“大买卖”,双方实力对比非常明显,鸠占鹊巢的事情在江湖上非常容易发生,王伦最担心这事发生在他身上,所以他在宴会上也只是敷衍晁盖等人。估计此时,杜迁、宋万、朱贵三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也只好唯王伦马首是瞻,毕竟晁盖等人人多势重。非常不幸的是,王伦在面对新人上山时的两次猜测居然应验了,在王伦给晁盖等人设的饯行宴上,吴用挑拔林冲火并了王伦。老大被杀,做为老大心腹的杜迁、宋万和朱贵居然选择了沉默。林冲火并王伦并不是抽出刀来一下子就把王伦杀了,大丈夫做事向来讲究“师出有名”,不是为了让要死的人死个明白,而是要让活着的人清楚这个要死的人是如何的该死。林冲与王伦有一番言语上的冲突,吵嘴架或许还是内部矛盾,但是林冲“掣出刀来”这就已经不仅仅是吵嘴架了,难道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个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吗?可是这三人竟然没有选边站,既没有站在林冲的立场声讨王伦平时为人不好,不适合当领导,也没有站在王伦的立场上声讨林冲以下犯上,不是好汉作风。此三人的沉默,让林冲有恃无恐,也让晁盖集团的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王伦临死前的一句“我的心腹都在哪里?”也没有唤醒这三个人,该出手时没有出手,王伦真是死不瞑目啊!老大把你们当作心腹,你们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老大被林冲杀死?在江湖中人看来,见死不救与出卖自己人是同样的罪过,哪一个当老大的还敢让他们三个人当心腹呢?王伦一死,此三人立马拜在晁盖脚下,成了晁盖的人马,果真是擒贼先擒王。
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虽然认了晁盖当老大,保住了性命,但是在晁盖时期的第一次排名里,他们三个人都被排在了最后面。原来的超级元老竟然成了最末流的领导层人物,他们内心将会是多么地纠结,与他们的前任领导王伦被杀相比,他们三人都是活了下来。自打他们放弃了林冲火并王伦时的话语权,他们在梁山上就再也没有话语权了,成了真真切切的“沉默的小伙伴”,梁山领导层中也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在梁山上的重大事情上,再也没有他们的声音了,晁老大去世宋江“临时当家”时此三位超级元老没有发表他们的观点,宋江在菊之花会上放出“要招安”的试探性信号时,此三人仍然是沉默无言。战场之上,杜迁、宋万鲜有单枪匹马捉对厮杀的壮举,最终宋万成为了梁山108位好汉中第一位阵亡的,杜迁成了梁山108位好汉中最后一位阵亡的。朱贵一直在他的谍报战线上默默奉献着,在保护李逵接母一事上有过出彩表现,其他的谍报工作出彩之处都抢被戴宗、柴进、时迁这些后来者抢去了,在引荐人才方面,前面把林冲带上梁山的事就不提了,后面仅有的一位韩伯龙却冤死在李逵里手里。
造成此三人沉默的原因在哪呢?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变化太快,遇到大事乱了阵脚,二是水平太差,无人欣赏,争不到话语权。王伦这个人格局太小,就是做些小打小闹的事情,王伦本人就是一个“武大郎开店——个高的不要”式的人物,他手下的这些人本事也就高不到哪里去,大事他们玩不了,谁又能想到梁山上会来一些这样的人呢?如果他们真有本事的话,完全可以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去抗争,在讲究层林法则的江湖世界里,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大王,此三人本事平平,纵使是超级元老在那些本事上乘的好汉面前也只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像他们这种没有长远眼光也没有大本事的人,做个“沉默的小伙伴”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江湖一苇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