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挚的情感能打动读者
“恰当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真挚的情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想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需在文中抒发具有独特性的感情。
文章所传达的情感越独特,读者从中获得的感受就越真切,就会越发积极主动地融入这种情感之中,情感的独特性常常源自于他的真挚—情感越真挚,也就越独特。
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和细致揣摩是恰当抒情的关键
所谓“恰当抒发”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选择好抒情的方法。关于抒情的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抒写到某地步,自己觉得所有的情感倾吐出来了,这就是最适当的限度。”对学生而言,只要做到不过分地矫饰情感,不使抒情与泛滥和空洞即可。
抒情的方法,主要分为强烈直白和含蓄委婉两类。一般而言,强烈的、紧张的情感适合选择前一类方法,二清淡的、弛缓的情感则适合选择后者。
恰当地抒发情感,前提是对情感要有深刻的体验和细致的揣摩。对情感的回味,可以促发与原初情感相似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反复体验,能将情感本身的意味感受得更深、体会得更准。同时,通过回忆和沉思对情感进行的再度体验,因为远离了当时触发情感的实境,所以不容易陷入情感难以自拔。这种状态下既能入乎其中去感受,又能超脱其外去揣摩。
除了启发学生通过回忆再度体验和揣摩情感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反思一下情感的触发点是什么。把触发情感的东西写出来,会提高读者认同度,也就更容易打动他们。
关于这一点,海明威在《同“音乐家”的一席独白》中有一段话可以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你如果在鱼跳的时候兴奋起来,你就回想一下,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具体动作是什么:是钩丝从水面上升起来?是它像琴弦似的绷紧,水开始滴下来?还是鱼跳的时候猛撞溅水的动作?回忆一下声响以及说了些什么话。找到产生感情的东西,找到使你激动的行动。然后写下来,要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能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
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一)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是指作者或人物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接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它的好处是情感炽烈、直接坦露、有强烈的感染力。
不仅诗歌和抒情散文可以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抒情方式。比如在《最后一课》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第一人称叙事者小弗朗士就多次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些抒情的文字不仅为文章增添了感人的力量,还起到了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文中充分讲述了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特
#希望能够帮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