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2025-04-07 09:59: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地史时期生物界的发展演化规律,如演化的前进性、进化的不可逆性、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和生物迁移的瞬时性等。

1.生物演化的前进性

生物演化中最根本的规律之一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渐趋合理和复杂,分类愈来愈高级。

2.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

L.Dollo(1893)根据古生物的证据提出进化的不可逆定律,认为地史时期曾有过的生物,一旦灭绝,绝不可能再重新出现,如古生代的三叶虫、笔石,中生代的恐龙、菊石等;生物的某种器官一经退化,就会一直退化下去,再不会在其后代身上恢复其原状,若一旦退化消失,也决不会在其后代身上再现,如哺乳类的鲸虽生活于大海,却不会具有鱼类的呼吸器官(鳃)。如果生物获得某种性状并固定下来,就不断向前发展,直到经过自然选择被其他性状所代替。

3.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生物发展演化过程中,渐变与突变交替出现而导致生物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变论认为生物多以缓慢的速度发生渐变,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经过变异遗传,“性状积累”,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突变论认为突变是物种形成和绝灭的重要因素,常打断正常的演化过程,在短期内造成大范围的剧烈变动,引起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新门类爆炸式出现及辐射演化。显生宙以来生物界经历了多次危机,其中5次最为显著,即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晚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每次宏观的生物危机之后,必定出现一次空前的生物进化,新门类形成之后,又进入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时期。这样,长期的、渐变的连续性与短期内突发的突变乃至灾变的阶段性相交替,便是地史时期生物界演化的基本途径。

4.生物扩散的瞬时性

生物在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漫长岁月里,在出现新种形成事件和灾变形成生物演化阶段性的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和扩大生态领域,生物不断辐射演化和迅速扩散以致占领各种空间。这种生物在大范围内乃至全球的扩散或传播,在地质上可视为是瞬时的,因而同种分布的地层,可视为是同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