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请说说诗人是怎样巧妙的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2025-04-06 01:59: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游览的地方,一座古寺。他早晨游览,被眼前的景物所迷住,从字面上看,主要意思是说,清晨,诗人来到寺里,看见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寺中一条幽深的小路通向远方,禅房所在花木丛生,后禅院幽静肃穆。只有曲折的小路,通到幽深的地方,还有清潭和影子,这时人的内心也就清净肃穆,所有声音都没有了,只有钟磬之音。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第三四句写诗人曲径步行,一缕晨光透过树丛,洒满僧廊,此景如诗如画,给人以清幽欢畅之感。
诗人在尽情赏玩这优美景色之中,万籁俱寂、心中充溢着一片宁静清澄的境界,末二句把诗人游览时的禅悦(即审美快感)和明澈的心境融为一体,诗人此时犹如进入深邃禅堂,“万籁此俱寂”的静境和末句钟磬之声相呼应,真有一种“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后禅院”是全诗重点所在;诗人写清晨入古寺看到禅院的优美景色,目的在于表现自己此时此刻心灵深处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