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书编写方法与要求

2025-04-05 20:41: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课程设计报告编写要求与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课程设计,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提高鉴别能力;由各岩类的填图方法单独实验到造山带综合填图方法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区域地质的时空想象能力,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的目的。课程设计课安排在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利用一周时间集中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编写的基本要求

区域地质调查课程设计,以模拟项目任务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为依据,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作业,内容严格执行1∶5万区域地质填图项目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地质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工作部署,质量管理与监控,经费预算,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还应有如:工作周期、人员安排、经费模拟预算、预期提交地质成果,附图应有工作程度图、区域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等。

(三)课程设计编写基本方法

在认真学习“区域地质调查”课程教学设计大纲、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领会课程设计附录1(后附)模拟任务书——赵川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修测任务书,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赵川幅》(彩色印刷图),反复阅读课程设计附录2(后附)——商南县赵川幅区域地质概况和本区初次完成的《商南县赵川幅一带区域地质图说明书》,借助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有关工作参考定额及单价等资料,按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大纲中规定的“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的详细要求,完成模拟设计书。

设计书主要由以下八章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言(附测区交通位置简图);第二章:前人工作的评述;第三章:地质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附测区地层序列表);第四章:技术路线、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附区域地质图草图);第五章:工作部署(附遥感地质解译草图及地质解译程度分区图等);第六章:质量管理与监控(可略);第七章:经费预算(附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表、项目总经费预算表及年度经费预算表);第八章: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

(四)设计书编写的具体方法

以“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要求为编写提纲,运用“区域地质调查”课所学基本理论和三大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实验已掌握的基本方法,完成模拟设计书和相应的附图。设计书中的插图可用绘图铅笔或利用绘图软件(如CorelDRAW)等编绘,图件要正确,要素齐全、美观,布局合理。编绘设计书附图时,一定要合理利用附录中提供的工作设计为底图(见附图7),利用条、框、符号、注释、代号、涂色等方法,尤其要合理填补底图右侧部分空白已留的各图例框,分别编绘工作程度图、完善区域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等。

项目的费用预算中,要分别进行总费用预算和分年度进行预算。虽然课程设计采用模拟方式进行,要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最接近真实的状况。此次模拟规定:学生设计书编写年度即为任务书下达年度(20 × ×年)为当年度,依次进行当年和下年度的野外调查阶段工作费用和第三年度的室内报告编写、印刷出版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