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紫一试剂厂生产的乙酰六肽-18能促进基质蛋白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合成,同时还可能增加弹性蛋白、透明质酸、糖胺聚糖和纤维连成蛋白的生成。
上海紫一试剂厂生产的乙酰六肽-18通过增加基质细胞活动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使得皮肤看起来更显弹性和年轻。
上海紫一试剂厂与各大医美公司、化妆品公司长期合作生产出来的乙酰六肽-18可以局部阻断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讯息,达到平抚细纹的目的,特别适合应用于表情肌集中的部位(眼角、脸部、额头等。)
护,保护也;肤,皮肤也;品,产品也。护肤品,即保护皮肤的护肤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护肤品,不再是过去只有富人才用的起的东西。现如今护肤品已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它给人们的精神、形象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护肤品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在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因为人的皮肤各有不同,有油性皮肤、干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型皮肤和过敏性皮肤之分。所以每一种护肤品的制造成分,根据不同皮肤的性质也就不一样。特别是在怀孕期间体内会发生很大的生理变化,会造成孕产期的一些肌肤问题。
皮肤特点
1、中性皮肤
皮肤摸上去细腻而有弹性,不干也不油腻,只是天气转冷时偏干,夏天则有时油光光的,比较耐晒,对外界刺激不敏感。不宜起皱纹,化妆后不易掉妆,多见于青春期少女。
2、干性皮肤
皮肤看上去细腻,光泽,只是换季时皮肤变得干燥,有脱皮现象,容易生成皱纹及斑点,很少长粉刺和暗疮,触摸时会觉得粗糙 。
3、油性皮肤
面部经常油亮亮的,毛孔粗大,肤质粗糙,皮质厚且易生暗疮粉刺,不易产生皱纹。
4、混合性皮肤
额头、鼻梁、下颌有油光,易长粉刺,其余部分则干燥,混合性的皮肤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夏天油性部位更容易冒油,冬天干性的地方又特别干燥甚至脱皮。
5、敏感性皮肤
皮肤表皮薄,细腻白皙,皮脂分泌少,较干燥,微血管明显,皮肤呈现干燥机能减退,角质层保持水份的能力降低,肌肤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
产品区分
随着科技时代的飞跃发展,护肤品也注入了的效果,而化妆品也有护肤的功能。而且整容时代的兴盛,也使得一些护肤品具有微整的效果。
按时段分:有日间护肤和夜间护肤等针对性护肤品。
按对象分:有专门供女同志用的护肤化妆品和男士用的男用护肤品,以及儿童用的儿童护肤品和孕妇专用的孕妇护肤品。
按功能分:有补水、美白、保湿、控油、抗衰老、敏感肌肤、收缩毛孔、祛黑头、祛斑、消脂专用护肤品。
按销售方式分:有专业线护肤品和日化线护肤品。
按价格分:奢侈级、高端级、中高端、开架式。
总之,护肤品要科学使用,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不同时期护肤方法不同
因为人的皮肤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所以护肤也应该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少年时期,人的皮肤状态很好,特洛特建议这个时候只要选择控油、清洁能力强的护肤产品,能够防止青春痘滋生就行了。这个阶段的少女既不能忽视了自己皮肤的保护,也不能才十三四岁就开始用妈妈的高级护肤品,使皮肤过早对“外在帮助”产生依赖,只需使用补水保湿的护肤品即可。
青年人皮肤发育成熟,可以比较系统地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状况的护肤品了。
但因为每个人进入青年期的时间并不相同,所以许多人把25岁固定为护肤的起始年龄也是不科学的。对肤质不好的人来说,从18岁就开始系统护肤也不算早。
眼睛周围几乎没有皮脂腺和汗腺分布,所以眼周皮肤没有自我滋润能力,极易变干,是最容易出现皱纹的部位,所以只要是成年人,“用眼霜应该是没有年纪区分的”。
冬季美容护肤
冬天气温低湿度小,皮肤会因汗腺、皮肤腺分泌的减少和失去较多的水份而变紧发干。因此,在冬季进行美容护肤更显重要。
1、外出前,应在外露的皮肤上涂些油性润肤膏,尤其在嘴唇部位使用护唇膏。
2、减少用热水洗脸的次数,每天1~2次即可,少用脱脂性强的洗涤用品洗脸。
3、经常按摩面部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周可使用1~2次面膜。
4、洗脸后,涂上油脂护肤化妆品,如手足皮肤出现裂口,可以涂一些防裂油膏。
夏季美容护肤
夏季,皮肤容易失去平衡。往往中性的皮肤,都会变成油性或干性。这时,人们应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美容护肤品,以使自己的皮肤得到最佳的保护。
一般夏日的紫外线对皮肤构成的威胁最大。它会使皮肤角化失去弹性,造成早衰。还能引起黄褐斑和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外出时,最好戴帽打伞,同时脸上或暴露部位涂些防晒剂,能有效地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夏季花露水常可作消毒杀菌剂使用,它由3%的香精和70%的酒精及适量的水份组成。在洗脸水、浴水、卧室、客厅或身上洒些,不仅能除臭去汗、杀菌止痒,还能健脑提神。此外,夏季在清洁皮肤上,还可以适量地扑些爽身粉或痱子粉,它们都具有凉爽、止汗、止痒的作用。
春季美容护肤
春天温暖多风,人的皮肤纹理由紧缩而开始舒展,皮肤的末梢血管血液供应增加。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增多,这时正是护肤的好季节。春天也是细菌和病毒容易大量繁殖和传播的季节,容易诱发传染性疾病及皮肤疾患。同时,又是春暖花开、百花齐放之时,鲜花中的花粉容易致使一些皮肤敏感的人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炎、湿疹等。这些都会给皮肤带来不良影响,易引起过敏性皮炎、麻疹和粉刺的发生。
年青人面部的粉刺虽然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天有加重的趋势。因此,易患粉刺的青年人在春天中应尽量保持精神舒畅和大便通畅,戒烟忌酒,注意面部清洁,用洗面奶洗脸去污,以清除堵塞毛孔的垢渍。切忌用不洁的手指去挤压粉刺,以免引起感染。
春天护肤要注意皮肤的清洁,每日至少要洗脸3次,选用刺激性较小及香料含量少的香皂,用温水彻底清洗。洗脸后可使用有杀菌作用的护肤品。此外,常沐浴对皮肤的保养也十分有利,入浴时要彻底清洗膝盖与肘部等关节,浴后按摩脸部及四肢,可令皮肤润滑。女性在就寝前应把脸上的化妆品完全洗掉,然后抹擦优质营养霜,或以油性的面霜按摩,剩下的油脂最好擦净。
秋季美容护肤
入秋后,爱美的女士保养皮肤也该"换季"了。由于秋天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天气使皮肤抵抗力下降,易遭细菌感染,因此,秋季护肤,首先要着重洁肤。首选用杀菌力强、清洁效果好、弱酸性的防晒洗面奶。
其次,要兼顾早晚温差。白天应使用夏季清爽防晒的保养品,诸如各种防晒霜、润肤蜜;晚上应选用滋润保湿护肤品,比如晚霜、营养霜等。因秋天气温干燥,皮脂腺的油脂分泌减少,水份蒸发较快,脸部易出现紧绷的感觉,所以在秋季要重视肌肤角质层的保湿护理,除不使用含酒精的化妆水、保湿乳。
过了9月,秋意渐浓,人们往往忽略了紫外线的存在。其实,初秋的紫外线相当强烈,这个时期皮肤更容易受到日照伤害,晒黑的皮肤一般不容易消退,其原因是因为天气转凉,皮肤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变得缓慢,因此出门时还应擦防晒霜。
1、洁面产品
洁面是护肤工作最开始一步,洁面产品的使用会影响到清洁的彻底与否,进而影响到后续护肤程序功效的发挥。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洁面产品,油性肌肤的选择控油性能较强的洁面产品,并在后续补充水份,注意水油平衡。而干性肌肤最好使用带有滋润功能的洁面产品,并补充有油性的产品,注重补水,水油平衡。而定性合适与否的原则,即是洁面后,肌肤不感到紧绷,也不会有“好像没有洗干净”的感觉。
2)使用洁面产品洁面的次数要根据当天的肌肤状况来决定,一般而言是早晚一次。如果中午肌肤感到油脂分泌有些旺盛,可在中午增加一次。
3)洁面产品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手法,应该是湿面后,把洁面产品倒在掌心,揉出泡沫后,用指腹沿嘴角向眼角向按摩,额头则沿眉心向太阳穴,由下往上、由内往外轻揉。注意眼睛上不可以使用洁面产品。
2、爽肤水
爽肤水一般都是洁面后的第一个护肤程序,也是对于肌肤第一次的营养补充。
注意事项:
1)爽肤水也是有不同类型的,譬如化妆水、收敛水。有些人认为,爽肤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其实不然。
2)爽肤水使用时,应该用化妆棉蘸取后轻拍在脸上,不要用手直接拍。
3)洁面后,一定要拍爽肤水,因为这样才能最快速的补充肌肤的水份和其他养分。
3、乳液、面霜
乳液和面霜是肌肤滋润和吸收营养的关键,要怎样使用乳液和面霜呢?
注意事项:
1)乳液和面霜使用时的一大关键就是选择好合适的类型,乳液和面霜有不同的类型,要明确自己想要的功效,不能抱有“反正都是滋润的”这样的想法来界定乳液和面霜。其实,乳液和面霜所标明的不同功效,说明它们的成分都是以此来选择,因而也会有各种针对性的效用。
2)另一个关键在于时间段的挑选,尤其是晚霜。肌肤的有个吸收营养的黄金时段,就是晚上10点后到凌晨2点左右。在这个时间段,皮肤可有效的吸收营养,得到事半功倍的护理成效。
3)一般乳霜,如果没有明确标明可以日夜兼用,就一定要坚持区分日霜和晚霜,这样才能保证皮肤在各个时段的不同需求。
4)在拍完爽肤水之后,应该先停留几分钟,然后才涂抹乳霜,这样才能避免肌肤出现油腻的感觉。
5)上乳液和面霜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正确手法,应该将适量的面霜置于掌心,左右手合十将面霜均匀地分开于两掌心中。先按压在两颊颧骨处,再按下巴和额头。轻轻地从两颊开始,把面霜慢慢地轻按压入肌肤,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的成功渗入。千万不要用揉或是打螺旋的按摩方式,因为那样会兴奋表皮的血液循环,很可能令毛孔堵塞,还会令皮肤感觉闷热。
5)上乳液和面霜前要先用眼霜,用乳液和面霜时一定要注意,避开眼睛周围,以免长脂肪粒。
4、面膜
面膜是肌肤在轻松状态下充分滋养的良好方式,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注意事项:
1)除非是睡眠面膜,一般面膜都不要使用超过15分钟。因为长时间的面膜使用,会时脸部缺氧,进而导致肤色变黄。而且面膜敷的时间过长,会使原本被脸部肌肤吸收的营养反而反吸收过去,包括肌肤原来的水份也会被面膜纸带走。
2)面膜使用的次数一般是一周1~2次,不可太过密集。不然会使得肌肤富营养,然肌肤油腻,并诱发其他肌肤问题。
3)在敷面膜之前,要注意去角质,因为过厚的角质层会对肌肤营养的吸收产生不良影响。
4)在敷面膜前,切记不可使用爽肤水,因为爽肤水里面的酒精洁肤成分会降低肌肤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力,甚至会因为面膜的渗透力而对皮肤造成伤害。
5)面膜要远离浴室,尤其是瓶罐包装,使用之后要把盖子盖紧,并切勿留在浴室中,否则水蒸气的渗入,会影响品质,还会滋生细菌。
5、淡斑笔
脸上有讨厌的小斑点,想要去除它,可以用到淡斑笔,不过使用时也有要注意的。
注意事项:
1)使用淡斑笔前最好先使用隔离霜,因为有些淡斑笔很容易在斑痕处造成色素沉淀,毕竟它的功效很强劲。
2)使用淡斑笔时,也要注意防晒,以免淡斑处的稚嫩肌肤受到紫外线的侵害。
3)再好用的淡斑笔也尽量不要大面积使用,特别针对的浓缩高效成分作用于大面积皮肤的时候也许会弄巧成拙,让皮肤受到侵害。
6、密集护理品
在肌肤受到伤害后,开始使用密集保养品来急救,要注意了。
注意事项:
1)保存期限是密集护理在使用时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密集护理品开封后保存期非常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天,所以在打开单独的小包装后,千万不要延误使用。
2)在密集护理的第一天,最好先用去角质产品,软化角质层,以便使美肌成分更好的渗透。
3)不间断的使用密集护理,会对皮肤产生重压,一般来说,一年不应超过4次,具体的请严格遵照说明书,千万不要贪图出众效果而上瘾。
7、眼霜
要想要眼部保持年轻状态,眼霜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注意事项:
1)眼霜的使用应该要趁早,不要想着自己还这么年轻,不需要。眼部一旦衰老,护理起来的成效绝对不如在年轻时就开始预防的效果好。
2)眼霜在使用时,要用“弹钢琴”的手法涂抹,让眼霜可以迅速被吸收。
3)眼霜必须是在面霜之前使用,不然容易产生脂肪粒。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因此,爸爸妈妈可以针对宝宝的皮肤特点.为宝宝购买一些适合的护肤品。一般情况下,宝宝的护肤品和大人的护肤品是不同的,小儿护肤品中含化学成分不多,更天然,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减到更低。但是儿童护肤品也有很多种,各人肤质和抵抗力不同,还是应该选择最适合宝宝的,才能最低限度地减少对他造成的刺激和伤害。
健康的宝宝,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每天进行擦拭和洗澡,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次数,夏季应酌情增加洗澡次数。对于体重过轻(一般2千克以下),身体状况较差、气候寒冷或无条件每天洗澡的宝宝,至少应进行擦洗清洁。
给宝宝洗澡可选用有消炎、杀菌、止痒等功效的小儿香皂。小儿香皂是根据宝宝的肤质来制造的,没有一般肥皂的刺激作用,性质更加温和。即便护肤品很温和,爸爸妈妈还是不应该让肥皂在宝宝身上停留时间过长,否则会将宝宝的皮脂洗掉,减少了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丧失了抗菌的能力。
爸爸妈妈帮宝宝洁面和洗澡后要给他涂上护肤霜或者润肤露,有效保护宝宝的皮肤,使皮肤少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护肤霜或润肤霹还有补水、锁水、健肤、洁肤等作用,有助于宝宝皮肤的健美。
给宝宝涂上护肤霜和润肤露之外,家长还会给宝宝涂一点爽身粉,爽身粉有吸汗、清洁、干噪、防痱、止痒等功效,能够有效保护宝宝的皮肤,使之少受伤害。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选购护肤品的时候,还要注意产品的成分、生产时间、保质期等,一旦宝宝使用后出现不适反应,应该立即停用,严重者还要及时就医。
每周给小儿洗1-2次澡比较合适,水温不要太高,用手感觉温热即可。不要频繁给小儿洗脸洗澡,不然会引起小儿皮肤干燥。可适当给小儿使用润肤品, 但要以“简单”为原则。要在出门前半小时就擦上润肤油,让润肤油充分吸收,这样会达到最佳效果。皮肤干燥的小儿,洗完澡,用软毛巾擦干后,要尽快给孩子擦上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滋润。
我都是参考这个的:网址https://mmcosmetic.tianli.shop/tianli.html?id=67
.
.
.
.
.
.
.
.
.
.
.
.
.
.
.
在那之前,一直听说这个部门面临的困境、压力。但我没想到,暴风雨会是如此猛烈。
入职的第二天,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几十名新员工一起,参加了传说中的"大队培训"。在同学的提醒下,我看到心声论坛里关于我的帖子,有人说,华为招我来,是要利用我去做客户关系;有人打赌我熬不过一年;但更多的人,还是关注和期待我在软件能做什么,会带来什么变化。
这种别样的"欢迎",提醒我要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环境里"活下来"。
我给自己设定的"活下来"这个目标,当然不是简单的不被开除,而是要做到"融入组织,在新环境里创造价值"。
一转眼,在华为已经25个月,我自认为初步达成了"活下去"的目标,今天,就把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关心我的朋友们吧。
【既要有个性,又不能太任性】
在45岁"高龄"加盟华为,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首要价值应是专业积累。如果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专业能力,必然会被人鄙视。
感谢中国移动,让我能在业务支撑领域坚持干了二十年,能够对运营商的业务、经营以及IT系统都有深入的了解。这方面的经历、经验,以及横跨诸多领域的知识面,是我相对于其他人的优势,让我在华为有了生存的底气。
华为内部专家很多,分布在各个领域;而我的横向知识与能力,恰好可以和这些专家们互补。很多次内部讨论时,我提出的观点,拿出的案例,往往都是以前欠缺的视角,所以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同事们接纳和认可。
刚进华为时,有好心的朋友嘱咐我,在新单位通常有三个月的蜜月期,加上以前的甲方身份,这期间领导同事都会对你比较客气尊敬;然而蜜月期过后,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所以,我必须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来探索合适的方式,不仅让大家看到我的价值,还要让价值能为团队所用,能为组织增值。
华为是个由18万高智商员工组成的整体,主要从事以严谨规范著称的通信产业,因此整个组织的运转必须科学规范,而师从IBM的IPD流程就是其中的代表。整个华为公司都是基于标准化的流程和规则在运转,所以每个人都要成为这套体系中一个要素,之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个体的价值再高,只要无法融入组织中,那么对华为公司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
为了能让我们这些"新人"融入,华为很有套路,其中就包括导师制——委派一名资深人士担任新员工导师,帮助他尽快熟悉华为内部的管理和工作流程,尽快进入状态。
导师通过沟通评估,认为我最好能以华为的工作方式工作,按照华为的工作流程做事,但是工作的内容要保持专家的独立性,做一个"不是华为人的华为人"。
一方面,我以讲座和文章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有的时候谈专业技术,有的时候讲洞察规划,还有的时候扮演"蓝军",从客户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样,我的个人优势和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对问题的研究和组织的决策起到了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我在华为的框架和流程下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遵从公司的整体要求、工作模式、时间进度,做完所有的规定动作,输出所有的文档;但具体的规划内容,则是要根据产业的实际、市场的特性,把客观条件和主观判断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论。
同事们曾在私下戏称,国企、民企和外企中,最能适应华为的是国企。我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是,对于处理个性和整体利益关系的问题,国企和华为是最接近的。如果太任性了,结果必然是双输。
现在回头一看,当时一起进行入职培训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华为;而我却已经真正融入,完成了身份的"转身"。
【既要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又需要适应"有问题"的环境】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是发展的基本路径。
这个过程里,从外部视角看华为,自然更容易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况,更有可能创造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这是华为公司打开社招大门,吸引优秀人才的目标之一。
然而更多的时候,从外部看到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如果以此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指点江山,最后难免被现实打脸。但如果对这些发现,进一步地分析,谦虚学习,则能有助于融入新组织。
华为是一个奇妙而独特的企业,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性和管理规则,甚至连内部沟通的语言都与众不同。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就合理了;有些策略和规则是有时效性和当时针对的情况。华为之外的人,很多仅看到部分规则,就品头论足或者横加指责,都是盲人摸象,往往是在胡说八道,无的放矢。
比如,华为内部有大量会议,占用了大量时间,甚至不少员工对此怨声载道。那这是不是问题?应不应该"化繁去简"?
但我们应该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开这么多会?
我的理解是:因为大量的信息需要"对齐"--这是一个比"沟通"更进一步的词汇,意思是不仅要完成沟通的动作,还要达成一致的结果。
华为公司是一个分工细且流程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组织,不仅仅是两个维度的矩阵式管理,而是多个组织多维度交叉的"拧麻花",用任老板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求助网",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多方协作,很难做到像互联网公司或者中小企业那样灵活。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沟通协作,要通过开会来进行,达成的目标就是不同的角色实现"对齐"。
那么,为什么华为公司又是这样"拧麻花"式的管理呢?这又与其所在的产业有关系,与华为的成长过程有关系。
当初,通过大规模实施IPD等标准化流程管理,华为公司得以迅速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下来成功了,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成功经验。
在越来越强调灵动的时代,公司和业务确实需要更加灵活敏捷,但要对传统的流程和规则进行变革,抛弃曾经引以为傲的老规矩,没有人知道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一旦改错了代价又太大,所以变革只能循序渐进,在摸索中慢慢调整。
再比如,华为内部汇报有海量的PPT,数量甚至超过运营商,根本原因是华为公司的管理采取各部门总经理为主官的首长负责制,同时还有岗位轮换制。
主官掌控着丰富的资源,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不仅要有责任心和意志力,更要全方位地了解技术、管理、商业等要素。我见到的华为领导都非常辛苦,事无巨细都要问清楚想明白,才能支撑准确有效决策。
那么,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呢?一级一级地汇报,一层一层地收敛提炼总结。
如果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加倍地努力和付出,企业的效率不知道要低到什么程度;可如果不这么做,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决策,出错的风险就会加大,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华为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础上的,不用返工和纠错是最大的节约和高效。如果减少汇报的代价和风险是决策的准确性下降,或者执行力削弱,有几个人敢试一试?
如果非要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做事,轻率下结论提意见,那怎么可能融入呢?
【重构学习模式,在既有基础上持续创新】
华为的与众不同绝对不止这些。
对于进入华为公司的新人来说,如何适应"有问题的环境",是非常大的挑战。
生存不是目的,活下来之后的目标,是要不断继续发展。
新员工如果对问题的根因有了深刻的理解,明白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就有助于理解组织、了解文化、学习规则。
如果只是被动僵化执行这些规则,虽然员工能"活下来",但也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降低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对于我来说,如果只重复过去的自己,虽然对企业也有贡献,但价值是有限的;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重新塑造自己的成长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存在空间。
以前闭门家中坐,中国移动这杆大旗不断吸引厂商过来交流,只要有学习的意愿,就会有学不完的知识送上门来;而在华为,尤其是在软件这个小组织里,没有那么多人会主动找你,因此必须大幅提升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拓展新的学习渠道。
所以,我的学习成长模式必须改变。
第一条路径,是利用好华为内部的知识库。
网站里有海量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可供学习,技术文档汇总材料互动视频一应俱全,而且还可以方便地向专家求助了解细节,我被这片知识的海洋惊到了,吸引了,但很快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像海绵那样什么都吸,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要想有收获,不仅要有意愿,更要有明确的方向和问题,别人才可能帮到你。
第二条路径,是向客户学习。
加盟华为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需求单位以及产业链玩家沟通,视野开拓了很多。
相对于很多华为同事,我在通信领域的经验积累以及专业能力对客户更有吸引力,谈的案例和解决方案更具说服力。客户关注案例背后的逻辑,所以也愿意和我互动讨论;而我借此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我的体会是:只有你对客户有价值的时候,客户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找到客户真正的需求,找到成长的空间。
第三条路径,是依托互联网。
得益于这些年在圈子里的努力和名声,又恰逢线上沟通渠道的快速发展,使我比常人拥有更多的机会。比如某些展会一票难求,我不但靠"刷脸"通行于各个场馆,还能有专题讲解的待遇;有的研讨会允许的参加者有限,而我则堂堂正正拿到原始录音学习;不少互联网媒体组织的高端论坛和讲座,我都可以参与。
这些"野路子",帮我高效地和不同产业保持密切接触,能够及时了解前沿研究与进展,不断拓宽知识面和见识。
虽然不再拥有甲方身份,但通过这三种学习渠道的重构,我依然能得以学习和成长。
更重要的是,脱离了单一的运营商视角,换了角度来看整个产业,让我意识到了以前思维的局限性,纠正了长期看问题的偏见,这个意义更大。
打破了思维定式的桎梏,再加上华为的全球化视角,让我在专业领域得以持续成长,为企业为部门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
【结语】
相对于移动,华为的组织更加严谨,安全保密方面的要求也更严苛,所以很多的体会不能对外袒露。
但能说的是:在华为这样的组织里,个体的成功并不是光荣,团队整体取得胜利,取得持续的胜利,才是追求的目标。
在华为这样的组织里,个体必须以合理的方式融入,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努力赢得了胜利,才算是成功的活下来。
我想,换一个组织,换一个场景,情况应该也类似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