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个故事反映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让先前叛变到匈奴的卫律去劝降,用高官厚禄去引诱。苏武毫不心动,还痛骂卫律是卖国贼,叛国投敌最终逃不过良心的审判。
单于恼怒,但不能杀来使,只好把苏武囚禁起来,饿其体肤,苏武渴了就喝雪水,啃自己的衣服,他心怀信念,依然不降。
单于心底里生出些佩服来,但又拿苏武没办法,将他流放到北海放羊,没想到一去就是19年。
这19年里,单于手持代表他身份的汉节,汉节上面挂缀的牦牛尾都掉光了都没有丢弃。荒原上只有杂草,没有人烟,漫天的风雪里,苏武从壮年步入老年。
这十几年间,汉武帝死了,囚禁苏武的单于也死了,苏武靠着顽强的毅力和爱国主义精神支撑到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等人。
第一次并没成功,匈奴欺骗使者说苏武已经死了。
汉昭帝并不相信,第二次,恐吓单于后,才答应一定送苏武回汉朝。
当年苏武出使匈奴随从手下一百多人,和他一起回汉朝的只有几个人,很多人受不了单于的利诱,受不了艰苦磨难,纷纷投靠匈奴,而苏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贞不屈,他的爱国精神也是支撑他活下来的理由。
十九年,把一个壮年男子变成了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但是岁月改变的只是容颜,他那颗爱国之心一直没有变。每个人都有爱国之心,只是时代不同,考验我们爱国之心的方式不同。
苏武的时代,爱国之心要经受得起艰难困苦和恶劣环境以及严刑酷打,我们这个时代要经得起金钱和享受的考验,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的榜样。
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体现了苏武不辱使命,忠于大汉王朝的民族气节,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故事中,苏武不被威武所屈,不被富贵迷惑,宁死不强的执着精神,表明了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独特品质。
苏武一个对于国家非常忠诚的人。他的意志力也很强,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苏武这样的人,他们都非常值得尊敬。
苏武为了拒绝敌军拉拢,在荒漠中牧羊十余载。反映了苏武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不惧困难,只要有希望就不停止奋斗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