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朝-司马氏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北魏-拓跋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3、北周-宇文氏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北周。
4、辽-耶律氏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开封登基称帝,并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1125年被金国所灭 。
5、金-完颜氏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
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汉族纷纷揭竿而起 。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百度百科——北魏
百度百科——北周
百度百科——辽朝
百度百科——金朝
中国历史上是从晋朝开始有复姓皇帝的,有过皇帝称号或有过皇帝权利的共有120人,罗列如下: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十六国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拓跋宏,以下皇帝改姓元)
西魏
恭帝 拓跋廓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元太祖 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孛儿只斤拖雷 (监国)
元太宗 孛儿只斤窝阔台
元定宗 孛儿只斤贵由
元宪宗 孛儿只斤蒙哥
元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孛儿只斤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孛儿只斤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元文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孛儿只斤和世剌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常见的就是两晋(司马),清朝(爱新觉罗),其余的大多被认为是胡虏,说实在的,清朝也是胡虏。
十六国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拓跋宏,以下皇帝改姓元)
西魏
恭帝 拓跋廓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两晋司马姓,十六国几个凉国,几个燕国,有乞伏、秃发、沮渠、慕容等姓,夏国赫连,代国-北魏拓跋姓,东魏西魏拓跋,北周宇文,辽朝耶律,金朝完颜,西夏国主姓氏复杂,源于拓跋鲜卑,有西夏姓巍明,但是最广为人知的是汉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