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发电原理

不同的温度,为什么会使相连的金属发电?
2025-04-05 08:38: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温差热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高、低温热源之间的温差,采用低沸点工作流体作为循环工质,在朗肯循环( Rankine Cycle,RC) 基础上,用高温热源加热并蒸发循环工质产生的蒸汽推动透平发电的技术,其主要组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涡轮机以及工作流体泵。

通过高温热源加热蒸发器内的工作流体并使其蒸发,蒸发后的工作流体在涡轮机内绝热膨胀,推动涡轮机的叶片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发电后的工作流体被导入冷凝器,并将其热量传给低温热源,因而冷却并再恢复成液体,然后经循环泵送入蒸发器,形成一个循环。

扩展资料

发展趋势

在如今的科技飞速发展、绿色能源主导的环保经济时代,温差发电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一定会得到发展。这使得进一步利用太阳能进行温差发电,并将这种技术进行推广成为现实。

虽然目前在温差发电机的使用过程中,效率比较低,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限制, 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国内在温差发电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研究初期,主要集中于理论和热电材料的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体系。

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研究也能得到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差发电

回答2:

两片具有温差的物体接近时,有两种方式可以形成“热”传递。或者说形成分子运动速度传递。第一是分子碰撞,温度低的速度慢,能量低。温度高的速度快。两者结合再一起,最终形成“中和”。第二种是“热辐射”,说到底就是“电磁辐射”。只是这种电磁辐射的波长要比可见光长一些,但温度高时发出的辐射就是“可见光”了。所以说在空间内“电磁辐射”是能量传递的最基本形式。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就能向外界发射“电磁辐射”线。只是不同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电磁辐射的强度不同。
温差就是指两种物体在接触时电磁辐射强度有差别。即物体间存在电磁场强度差别,即存在“电位差”或者说存在“电动势”,导线可以理解为“等势体”。这样温度不同的物体间接一导线,有“电流”产生就好理解了。“温差发电”就不奇怪了。再就是“光伏发电”和“温差发电”有什么区别呢?

回答3:

“温差发电”的概念蛮广的,只要利用了温度差产生电能都能算。
“2种不同材料(半导体或金属)连接时,如果两边温度不同导体中就产生电流(是没有机械运动的,与热胀冷缩无关)。”这种方法产生的电动势比较小,一般用在温度检测器件上,由电动势的大小判断被测温度的高低。
热涨冷缩原理也能用。另外还有汽化冷凝现象,这里举个例子:
一容器内装有较易汽化的液体或气体。温度升高时,物质汽化上升,推动上方涡轮或活塞发电,温度下降时,反之。
但不管怎样能量是不会增加的,你制造温差消耗的能量肯定大于回馈的电能,因为有部分能量中途以其他形式发散掉了。
不过,如果利用自然界的温差(白天和晚上,夏季和冬季)就可能“源源不断”了。

回答4:

是否可以利用地球南北极跟赤道的温度差发电?或者做一个十公里超高的发电机,利用温差原理发电?因为10公里以上的高度温度也是很低的。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