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与城市体系不是一个概念。
一、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作用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三、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
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城市体系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作用: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体系的类型有四种:▪ 金字塔型▪ 多核型▪ 网络型▪ 带状型
1、金字塔型:它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不同距离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他们的发展和职能特点依赖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这种城市体系的发展着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市区的规模,发展副中心以分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功能。
2、多核型;:多核型城市体系的特点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有多个,他们的规模、引力和影响范围相当,共同对区域内的其他中小城市发挥空间作用;区域内的城市间的关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依从关系;区域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间距较远。
3、网络型:网络型城市体系是指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彼此作用难分高低;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
4、带状:型带状型城市体系是指在交通干线、江河流域的沿线地区,形成的在空间上一字排列、首尾衔接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