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外运动鞋的标准
一是不能太“合脚”。就是说,应至少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一号。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如果你的鞋穿上时感觉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些挤脚了。
二是要防寒保暖。如果是冬季出行,则防寒保暖很关键,在这方面皮面运动鞋无论是防寒还是防水的功能都优于尼龙制材的运动鞋,因此应作为冬季户外活动的首选。此外还要防水透气性。
三是不宜穿新鞋。野外活动最好不要穿新鞋,以防脚与鞋之间不容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四是准备一双好的登山鞋。可参考“高山跋涉”一节里的介绍。
防雨防湿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如果长时间的穿越,防水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防水准备不充分,就会影响整个户外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没有干燥衣物可换,相机、电池、食物等物品被打湿破坏。因此,在出行前要对活动地区的气候做些了解,并做好应对工作。应对工作包括:
一是帐篷应选用三季或四季帐。专用高山帐不能用,专业高山帐的防风保暖性更好,但是防水性并不见长
二是防水登山鞋有条件就准备好些的。
三是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准备好防水冲锋衣裤,但雨具还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要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五是在向背包内填装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这样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类。
2.怎样选用雨具
在野外行走,难免会出汗,如果雨具不通风,热气笼罩身体,又会流出更多的汗水,这样虽不被雨打湿,身体也湿透了。最好的雨具是能挡雨又通风的,户外雨具一般包括:
一是斗篷式雨衣。虽盖住背带、身体,但经不起风吹。
二是雨伞。无风时撑伞最有挡雨的效果,有风时却很难防备雨水不打温被子和鞋。
三是普通雨衣。既不会被雨淋湿又通风。不过,穿一件雨衣,得脱下一件衣服。注意,衣服用塑料袋装好,放在行囊里,出汗时可换穿。
保暖
既然是在夏季,沙漠、山区等许多地区昼夜的温差也比较大;穿越海拔上升大,也会出现几个小时就有较大温差,一般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垂直1000米。这样,保暖就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保暖问题不可忽视。
因此,对所到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要做好充分估计,并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最好选用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备用电池在寒冷地区注意保温,可放在怀里中,一旦冻了就无法使用。如果你去高寒地区活动,则需要准备更专业的装备才行。
3.野外怎样准备衣物
一双内外袜、营地用靴、内衣裤、外裤、毛线衣或外套;帽子、手套与雨衣,这些可适用于任何气温的环境,多余的衣物是应付不可预知的露宿。
备用衣物的携带种类与量并无定论,一般夏天的山区活动最好带一件套头毛衣,而备用袜子可以替代湿袜子――当你不小心踩到烂泥或水窟里时。
山地攀登过程中,人们会大量流汗,备用内衣是必须的,而且不会太重;穿着长袖领的衣服或有拉链的翻折式高领衣物可以保护颈部与头部;如果穿着毛线衣加顶厚帽也可以,再加一双厚袜,一双手套。冬季最好带一块椅垫避免热能消散。
营养补充
在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中,人们体力消耗大、排汗多、容易出现盐分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体力和健康,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所以,及时补充非常必要。
建议携带牛肉干、巧克力、葡萄糖粉、花生米等高热量和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携带维生素合成药片,每日一颗;每天要补充盐分,吃些含盐食品,如:榨菜等;果珍冲剂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平时在水壶中放一些,随时补充。
4.行走中的饮水问题
徒步行走时,需要带上足够的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途中如果遇到溪流、湖塘、沟河,也可以酌情补给,但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具体方法可参考第六章“野外取水”中的“水质净化”一节。也可以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
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5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分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ml/15分钟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
途中落单
一旦在野外掉了队,找不到同伴,首先要镇定。静下之后,回忆来时的路,看看有没有办法回到熟悉的路径上。不要离开随身的背包,如果是为了方便,放下背包,也要有把握回到背包处,这是原则;或是以背包为中心,以同心圆方式去寻找正确的路径。
也可以拿出地图对方位,判断自己可能应在的位置,对照附近地形、地物,以了解所在的位置。不要自作主张,乱闯开路。可取出身上的救援器具,如哨子、或大声呼喊同伴,静听有无响应。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路径,或无法联络上同伴,就要有独自过夜的最坏打算了。可以在附近明显处留下记号,以利搜寻人员发现,并找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准备过夜。如果是冬季上山,保温将是最重要的。保温的基本原则:保持身体干爽,利用保暖物保温,补充食物热源,避免无谓的耗损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