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影响是怎样?

2025-04-06 01:23: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相关的资料推测出舞蹈纹彩陶盆很可能是在马家窑文化中期时首先出现在兰州附近一带的,随后逐渐西移,开始在青海东部湟水上游、黄河上游地区流行,马家窑类型晚期时则进入到甘肃河西走廊。这一趋向正好同马家窑类型中晚期开始向西北迁徙和拓展的格局相呼应。自马家窑类型逐渐衰退后,舞蹈纹曾一度销声匿迹,无论在半山类型,还是在马厂类型的陶器盆中,至今尚未有此类题材的遗物发现。但是,在马厂类型出现以后,这一艺术形式又再一次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纹的造型也有所改变,其中也有保持写实的构图:用倒瓜子形表示舞者的头部,躯干瘦长,细腰,双手交合于腹部,下身着长裙曳地,有些则是采用几何线条构图,用叠置的三角形表现舞者的头部和躯体,造型相当简约。而变化最大的是人物数量更多,排列更紧凑,已不见相互手拉手的造型。舞蹈者有的不分组,围绕器腹排列一周;有的三人为一群,围绕器腹分为若干组,构图十分精细。四坝文化中盆类的器物数量不是很突出,内彩已极为少见,所见舞蹈纹多绘于陶罐腹中部。

舞蹈纹在四坝文化中的再现,说明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远古文化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