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时为什么要坟墓上加土

2025-04-05 20:42: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清明扫墓由来已久,从秦朝以后就陆续开始,从唐朝开始盛行。明《帝京景物略》记载,清明时扫墓要带上纸钱和酒,以及减除草木的工具,将坟墓四周的杂树杂草清除,同时要修整坟墓,给坟墓象征性的添土,一般是弄两个圆圆的帽顶子,一反一正扣在一起,有的还在其间压上纸钱。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死者有后人,这不是一座孤坟。

回答2:

古人认为“土”是人生存的根基。土层越厚,根基越深。每年前人的坟墓加土,表示死者的后人“后继有人”。加的土越多,表示“后人人丁兴旺”。这样做有如下几点影响:1、添土之人获得心理安慰,认为自己“孝顺”先人,同时希望获得先人的“阴间护卫”,扩大自己的“事业有成”,从而增强自己的奋斗信心。2、向社会他人宣示自己做人态度及暗示自己家庭、家族的兴旺,提高知名程度,扩大自己的社会防卫力。事实上,上述两点心理暗示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结果,久而久之,给坟墓土就附上了诸多不同的唯心解释,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唯心解释的添土仪式。

回答3:

因为每年下雨都会冲走一些土,为防止坟被冲没了,就要往上加土。(只针对一般的坟头)

回答4:

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