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改作业这个行为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再来探讨作业让家长来批到底是对是错。众所周知,写作业无非就是让孩子巩固白天所学,并找到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够扎实容易出错,一部分原因也是让孩子能够解决马虎这个问题。那么找到孩子的问题之后,谁来帮孩子改正和巩固?答案很简单,老师。所以,批作业这个行为的目的可以大体分为两点,一是让老师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另一点是让孩子来改正不足。那么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日前,一条有关于家长退家长群的新闻冲上热搜。并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紧接着,海南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新闻接踵而至,而这两条新闻捆在一起也就代表了终于有人重视起家长批作业这种现象带来的弊病了。接着我们上面的分析,为什么海南会下达这样一条政策来将批作业这个行为归还给老师呢?
显然,早期让家长批作业这种行为是为了给老师减负,同时也希望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但久而久之,很多老师养成了什么事都让家长来做的习惯,用那位退群父亲的话说,就是什么事都我们做了,还要老师干什么。
二.家长批作业的弊端当然,这其实不是谁来做的问题。想要让孩子能够拥有好成绩,老师不够了解孩子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说一个班级的孩子不宜过多,根本原因就在于,如果老师都不能极其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那他怎么能保证教好孩子?
还是同样的道理,问题不在于谁来批,而在于家长批完了之后,老师本身失去了掌握孩子学习情况的机会。久而久之,老师的教无法对应孩子的学,这弊病,还用我多说吗?
家长压力大,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批改的作业有可能会出错,孩子与家长的矛盾会越来越严重。教师没有亲自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就掌握不好授课的进度。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所学的东西和以前不太一样,家长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会有些拿不准的或者不会的,这样的话容易误导孩子。家长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很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造成对孩子的误伤。
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批改错误,误导学生,另一方面,家长需要上班,很忙碌,批改作业应该是老师的职责。
1、加重家长负担,家长自身精力有限忙于于家庭工作事业,压力相当大大,每天工作回家还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批改作业 负担重;2、可能导致学生害怕犯错误,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学生上交经过家长批改后订正后交给老师的作业,极少再出现错误或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全对的。长时间处于这种心理会“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每道题都正确,作业本上不会出现错误。但考试时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充分,对他们的学习来说,其实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