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的中纬度地区,地形四周高,中间低,阻挡湿热的气流进入,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因此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由于中间低四周高,天山、昆仑山阻隔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降水量小,气候变化大。夏季炎热少雨,光脚不能在沙漠中站立一分钟,因为沙面温度高达70~80℃。冬季气候又变得异常的寒冷,气温经常在-20~-25℃,最低气温可达-50℃。春季多风,平均每月大风4~5次,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声音凄厉可怕。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北部一般在50~70mm,南部一般在15~30mm,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十分干燥,风沙危害始终威胁着盆地周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由于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昼夜温差大,大风日数多。河流长度小,是季节性河流,靠冰川融水补给。植被稀疏,多戈壁。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世界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破坏严重,土壤沙漠化,河流主要补给为冰雪溶水和山地降水,汛期在夏季,蒸发旺盛,会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