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墓,为什么打不开?

2025-04-05 16:30: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回答2:

秦始皇陵不能开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当下技术不能保证陵墓文物的完整性以及秦始皇陵设计复杂开启有着巨大的难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还有,秦始皇的陵墓在中国历代帝王墓之中,都是施工最长,规模最大的。

要知道的是,秦始皇的陵墓足足修了三十多年,一直到他死都没有竣工。

 

一般古代的皇陵,都是从皇帝登基开始修的,直到他死亡才能结束。而且修皇陵特别忌讳的是,皇帝还没死,陵墓就修好了。若是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是要杀头的。

所以,一般皇陵的修建,都是在皇帝死后,多少年才可以修好,修好了才可以下葬,秦始皇也不例外。

秦始皇死后,二世篡权。他继承了老爹的帝位之后,就加紧让人修理皇陵,修好了之后,赶紧把秦始皇下葬,并且二世为了表示他对父皇的爱,为自己的父皇埋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棺椁埋葬在多层地下水的下面。原文的描述是“穿三泉而下椁”,这里的三是多的意思,就是经过多层地下水之后,才下葬的。

今天考古专家们经过测量,秦始皇的棺椁,大概埋在地下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二十米将近十层楼那么高呀。

《史记》里还记录,秦始皇陵里,还设计了各种机关,有弓弩,有水银......。反正只要是有人想去盗墓,就休想活着回来。

以现在的设备,开启秦始皇陵墓,那是很简单的。但是,开启了后,要如何保护里面的文物,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里面的东西,都与世隔绝了两千多年前了。墓室里都是没有空气的,里面的文物,一旦接触了空气,那大部分就可能会化为乌有了。

之前挖出来的秦兵马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本来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都是五彩斑斓,描绘了各种各样的色彩的。

回答3:

秦始皇陵上面的封土堆有70 ,80 米高,因为整个面积有56平方公里,相当于5600万立方米的面积,是一座山,普通的盗墓工具是没办法代开的,范围太大,总不能挖掉一座山吧?古代的科技根本没有人有那么大的能耐能移山,而且还是在地下几十米,就是说至少要挖100多米才能挖到他的墓,更不用说还没找到他的墓地的准确位置。就算现在用挖土机也要挖几个月吧。
另外盗墓贼能耐有限,只能挖小墓地,那些埋藏浅。秦始皇陵以前就有军队把守,现在也有武警守着,已经圈起来了,监控系统应该也有安装了除非监守自盗,否则无法盗挖的。还有秦始皇陵有大量水银是剧毒,已经被证实了,通过检测得知。
还有秦始皇陵按目前的技术是能够挖掘出啦id,因为有挖土机之类的可以省去很多人力和时间,但是这样会被破坏的。在这里所说的无法打开时只目前中国技术打开秦始皇陵是会让他见到空气被腐化,(几千年了,见到空气会灰飞烟灭),为了不被破坏文物,中国选择继续藏着秦始皇。

回答4:

不是打不开,是不想打开

新中国成立后对帝王陵寝是否开掘争论不绝,文物总局强调“保护第一” “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保护第一。”
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信息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家建议30年—50年内不发掘 “这次勘探,和发掘秦陵没有任何关系。近30—50年内,这个问题要放一放。”赵化成说。 赵化成认为不主张发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
赵化成举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帛画,都不能完全保存如初。0“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 “秦陵史料记载中有‘上具天文’,很可能就是壁画。此外,还可能有漆器、铜器等陪葬品。”赵分析。对于帝王陵寝和王朝都城等大规模遗址,赵化成介绍,国家文物局的精神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为主。“现在到处搞基建,抢救性发掘任务那么重,有什么必要发掘帝王陵寝呢?”
科技部信息处景贵飞也强调,此次勘探决不是发掘秦陵的前奏。谈到与这次秦陵勘探相关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规划》,景贵飞说,这个公园虽然是对考古资源的一种开发,但“首先是保护性的,把地征进来,好保护。”“1997年国务院下了文件,0强调不发掘帝王陵寝。”
技术不过关,眼下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的文物保护技术其实是和世界同步的,很多项目,比如说兵马俑保护,就是和外国联合做,而且我们在一些本土出土文物的保护上还有独到之处。”赵化成介绍,国外文物大国如意大利和埃及,对于大型遗址也采取保护第一的态度,“向世界直播的机器人探测的金字塔,只是较小的一座。
:开挖就等于破坏,文物会有氧化反应,而我国临时无法做到隔氧,而保护文物.
2:秦始皇陵中有水银做的河道,汞含量非常高,开挖十分危险,容易是人中毒.
3: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中为了预防盗墓贼,其中安种种机关,人进去有生命危险. 最主要的原因是条件不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