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025-04-07 22:54: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A。上升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单个劳动者劳动供给量与工资率关系为向上曲线。

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 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 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 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 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 所以 随着工资率的提高 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间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闲暇时间,从而使得劳动时间减少。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即如果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倾向于用消费其他商品来代替闲暇。

扩展资料

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所以,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

一般情况,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工资率提高对劳动者的收入影响不大,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者供给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