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的经济发展

2025-04-05 22:38:4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虹桥是一个家家户户出老板的地方,这里出资产亿元以上的大老板,也出资本只有数万元的小老板。他们有很强的投资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将家乡打造成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华全国钻头产业基地和浙南商贸重镇。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看到的每一台电视机中都有他们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你家搞装修就有60%以上的可能用了他们生产的钻头。他们人人乐于当老板,不畏艰苦,聪明肯干,默默地走南闯北,成为北京、天津、广州、成都、石家庄、太原、西安、武汉、昆明、乌鲁木齐等地服装市场和上海、柯桥大型轻纺市场的主力军,还将服装店开到众多边远的乡镇和国外。有一句顺口溜我想应改为“哪里有服装市场,哪里就有虹桥人,哪里没有服装市场,哪里就会出现虹桥人”,他们会做生意,是东方的“犹太人”。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他们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设厂从事电子产品和服装的生产,在中西部地区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和水力发电,在全国各地从事房地产开发……。从一群群浪迹天涯的小老板,到大量企业向外扩张或转移,虹桥对外输出了一大批的老板,他们为各地带去了勇于创业、勤奋苦干、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有的还以所在地“人大”、“政协”代表的身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在外老板创造的GDP已经远远超过本地,可以说虹桥之外还有一个“虹桥”。
虹桥在一个急需“加油”的地方。那里曾经是乐清的经济中心,与柯桥、路桥一起号称浙江省商品贸易的“三桥”,是温州经济模式的发祥地之一。如今,乐清的经济中心在柳市,柯桥的中国轻纺城和路桥的中国日用品商城已经是“中国十强品牌市场”。2007年路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6亿元,财政总收入27.8亿元;柳市镇工业总产值达352.03亿元,财政总收入13亿多元;虹桥镇工农业总产值仅92亿元,财政总收入只有5亿多元,已远远地落后于柯桥、路桥和本市的柳市。究其原因,先与柳市作比较,虹桥与柳市自然环境和政策环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人文性格,虹桥人谨慎务实,柳市人大胆张扬。虹桥人认为柳市人喜欢搞“形象”、“品牌”和“资本扩张”等一些“虚”的东西。而却却是这些“虚”的东西,既提高了柳市产品的竞争力,又使柳市在用地指标、财政贷款、减免税费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倾斜政策,加速了柳市的快速发展。再与柯桥和路桥作比较,“三桥”都是浙江历史上的商贸重镇,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人文性格也相近,不同的是虹桥放任“林鸟纷飞”,柯桥和路桥积极“筑巢引凤”。上世纪80年代,虹桥没有利用虹桥人的经商天赋,发挥传统商贸重镇的优势,抓住机遇,及时兴建大型专业市场,使之大批虹桥人只得外出经商。而黄岩县1982年6月通过政府行为,兴建了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1994年分离出“中国日用品商城”,现在市场占地面积1000多亩;1985年绍兴县由政府出资创办了柯桥轻纺市场,1992年更名为“中国轻纺城”,现建筑面积达208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5000多间;目前,柯桥和路桥的市场交易额与虹桥相比更是天壤之别。但现在柯桥的轻纺市场,可以说是虹桥人的天下,有90%是虹桥人。加油吧,虹桥!虹桥人要为虹桥加油,要继续发扬“敢于天下先”的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努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政府要为虹桥加油,针对虹桥人的性格特点,帮助虹桥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吸引更多的资金,为虹桥筑巢引凤,同时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思想,做一个有作为的廉洁政府,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虹桥人商业分布
他分布在全球六十个国家,23个省主要集中的国家是如俄罗斯,迪拜,英国,法国,都有大型的服装市场,如北京的大红门服装商业城,深圳的华强北电子市场,柯桥的轻纺城,广州的轻纺市场,武汉的汉正街,东莞塘夏科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