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宾的成语故事

2025-04-08 04:27: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语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相敬如宾只能形容夫妻关系,不能形容官商关系。用相敬如宾形容官商关系是语文上的错误。

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3]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臼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扩展:“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左传》,专用于夫妻关系,后来,到了汉宣帝的年代,出了个张敞,关于他的才华、著述、政绩,人们知之甚少,广为流传的却是“画眉”之事。他每日清晨都为妻子画眉,皇上知道了,认为他失礼,要拿他是问。他说,夫妇房中这事,更有甚于画眉耳!皇上无言以对,也便罢了。张敞夫妇成了“相敬如宾”的楷模。张敞之后又出了多少楷模,是很难统计的。时至今日,“相敬如宾”仍然是国人信奉的夫妻关系的最佳境界。

回答2:

相敬如宾_成语解释
【拼音】:xiāng jìng rú bīn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例句】: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回来时路过冀地。他看见路旁有一块田地,有一位青年正在锄草。这时,那青年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此敬重恩爱,真是有德之人呀,假如有这样的人,来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于是,胥臣走下车,亲切地与那年轻人交谈。

回答3:

相敬如宾说的是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回答4: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回来时路过冀地。他看见路旁有一块田地,有一位青年正在锄草。这时,那青年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此敬重恩爱,真是有德之人呀,假如有这样的人,来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于是,胥臣走下车,亲切地与那年轻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