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温州蜜柑中可选择哪些类型进行栽培?

2025-04-05 18:02: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特早熟温州蜜柑,是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果实成熟期早于早熟温州蜜柑,一般比宫川、兴津提早10~15天以上,露地栽培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成熟的品系,其果实生长期短,约有5个月就能达到表现密柑固有风味的可食状态。由于以早见长,可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前期售价较高,虽然在品质上不及早熟温州蜜柑,还是可以适当发展的。

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较多,主要来自早熟系的宫川、兴津、松山的枝芽突变。各品系间的树性较为相似,人们依着色早迟、减酸快慢、浮皮发生状况等分为几类。生产上主要针对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市场需求、成熟期的早迟、树势强弱来进行选择。兹择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几个主要品系(图3)介绍如下:

(1)胁山 为宫川枝变而来。同宫川相比,叶小枝密,树势弱。果实较小,略高腰,果梗部有乳头状突起,果面光滑,果皮较厚,9月上旬开始转色,中旬着色1~3成,下旬达5~6成,皮重占20%~22%,减酸快,9月20日约1%,下旬低于1%,到9月下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10%时食味最佳,上市以9月中下旬为宜。果实完全着色在10月上中旬,然而此时虽然含酸量下降,但食味也趋于淡泊,浮皮产生,品质下降。胁山与桥本一样,都是果肉先熟型的特早熟品系,适期采收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适地栽培也是关键。

" role="figure

图3 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

(2)山川 由宫川枝变而来。山川未结果树和高接后第1~2年的树生长都较为旺盛,强壮枝梢上间有针刺发生,是特早熟温州蜜柑中树势较强的一个品系。叶片比宫川略小,叶色浓绿,枝较短,成花容易,结果性能较好,较为丰产稳产。果实扁平,果皮薄而光滑,9月20日果面4~5成着色,较均匀全面,色泽较浓,含糖量8%~10%,酸1.2%,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上市为宜,易发生浮皮,注意在浮皮果发生初期采收。与山川同一类型的特早熟品系宫本、市文,树势不及山川,各地有所栽培。山川在栽培上要注意疏花疏果,促发新梢,维持树势,选择排水良好的园地有利于提高品质,减少浮皮果的发生。

" role="figure

续图3 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

(3)德森 选自宫川枝变。树势接近于宫川,树冠形成较快,进入结果期早,果实扁圆形,但有时会出现高腰果,果形较大,果面光滑,皮中等厚,9月中旬开始转色,色泽较浓,采收期为10月上中旬,比宫川成熟早2周左右,含糖量为9%~10%,酸1%,浮皮少。德森是特早熟温州蜜柑中果实着色良好,丰产稳产性较好的,适应性强,可选择排水良好,土质不太肥沃的园地种植,一般栽培管理与宫川相同。

(4)日南1号 由兴津枝变而来。树形稍开张,树势在特早熟类型中为较强,枝梢略粗而较长,叶片长,较大,有叶花比例较高,座果率高;由于树势较强,初结果树花量略少,花期比兴津早2~3天;果实大小中等,扁圆形,比兴津扁平一些,果皮油胞小而密,极为光滑,外观美,9月中旬自果顶开始着色,比兴津早20天左右,比宫本约早7天,完全着色时呈橙色;9月中旬含糖量可达10%,酸减至1.2%,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10月中旬后果实会发生浮皮,但较宫本、市文为轻,着果少的树果实浮皮发生程度高,适于冬季气候温暖、排水、日照良好的区域栽培。

(5)高林 由兴津芽变而来。树势较强,发育旺盛的春、夏梢上时有针刺发生;与兴津相比,叶片稍大些,花期约早2天;果实扁圆形,果梗部有时稍稍突起,尤其在结果少时容易出现;果实9月中旬开始着色,采收期约比兴津早2周左右,完全着色时橙色较浓,果面光滑,采收时含糖量可达到10%~11%,酸1%左右,品质较好。10月下旬后果梗部会肥大增厚而影响品质,土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果园所产果实皮略粗糙,可食率不高。

(6)早津 选自兴津的芽变。树势中等,节间较兴津为短,叶片略显狭长,果实大小中等,扁圆形,果皮略厚,色泽较浓,9月中旬开始着色,比兴津约早10天,减酸早,9月底的含酸量为1.1%,含糖量10%左右,果肉酸甜适中,风味较浓,品质好,9月底10月初即可成熟上市。栽培上应着重维持中等生长势,适量着果,以充分发挥其早熟、早上市的优势。

特早熟温州蜜柑主要品系的品种特性见表2。

" role="table

表2 特早熟温州蜜柑主要品系的品种特性

*采收期系指在北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