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都供奉舍利塔,舍利子从何而来?

2025-04-09 03:15: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佛陀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从佛教典籍记载及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可知,佛陀荼毗后所得的舍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和顶骨等;另一种是 《释氏要览》中记述的五色光莹坚固子和白色珠状物。牙齿、顶骨和指骨较稀有,其中以佛顶骨最为珍贵;而后者,即所谓“舍利子”居多。

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大智度论》卷五十九:“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文献记载,北宋为佛教中兴时期,西行求法,再掀高潮,当时有印度高僧携佛骨舍利来华。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北印度乌填曩国高僧施护,将佛祖顶骨舍利奉献金陵长干寺(今大报恩寺),于大中祥符四年,安奉于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内。天禧二年,长干寺改天禧寺。南宋《景定建康志》上记载,天禧寺是长干道场,葬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祥符中建真身舍利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

法门寺的指骨舍利是最出名的真身舍利,当年的唐朝有多辉煌,法门寺就有多辉煌。佛祖舍利三十年一开,开则岁谷捻而兵戈息,从此成为唐代皇室的规矩。唐中宗、唐睿宗以及武则天等皇帝,皆以帝国最高礼仪迎奉佛祖真身舍利,法门寺也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家内道场,极尽奢华。

史载:年迈的羯陵伽国国王被捕后宁死不屈,在囚禁中自尽身亡。这件事给了血气方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阿育王以心灵震撼,使他明白武力只能征服国土,并不能收服人心的道理,而且他在即位第四年就已皈依佛教并受灌顶之礼。遂以幡然醒悟的姿态下令休兵,并颁布诏令,表示忏悔。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在全国建起84000座寺塔,约在公元前253年在华氏城主持佛教史上第三次结集,编纂经、律、论三藏经典,统一认识,解决教派争端,为佛教的发展立下不世之功,被佛教徒尊为“护法之王”。

回答2:

从佛教典籍记载及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可知,佛陀荼毗后所得的舍利大致分为两种

回答3:

佛陀荼毗后所得的舍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和顶骨等

回答4:

舍利子其实就是得道的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来的小块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