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卫生要求符合表37的要求。
表37 卫生要求(毫克/千克)
注:其他农药限量的要求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NY/T2002 序号 项目 指标 1 砷(以As计) ≤0.5 2 铅(以Pb计) ≤0.2 3 镉(以Cd计) ≤0.03 4 汞(以Hg计) ≤0.01 5 氟(以F计) ≤0.5 6 六六六(以BHC计) ≤0.05 7 滴滴涕(以DDT计) ≤0.05 8 乐果(dimethoate) ≤0.05 9 敌敌畏(dichlorvos) ≤0.02 10 马拉硫磷(malathion) ≤0.5 11 杀螺硫磷(fenitrothion) ≤0.05 12 倍硫磷(fenthion) ≤0.05 13 辛硫磷(fenthion) ≤0.05 14 亚胺硫磷(phosmet) ≤0.5 15 敌百虫(trichlorfon) ≤0.1 16 毒死蜱(chlorpyrifos) ≤0.5 17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1 18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0.1 19 氰戊菊酯(fenvalerate) ≤0.05 20 三氟氯氰菊酯(cyhalothrin) ≤0.282.龙眼果穗套袋有何好处?
龙眼果实发育期常遇病虫和自然灾害,从而引起落果、裂果及果实外观质量差等问题。其中尤以荔枝蒂蛀虫为害普遍而严重,生产上又存在盲目防治带来农药污染的不良后果。推广龙眼果穗套袋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果穗落果、裂果率,减少食果害虫侵袭,使果实果皮光亮平滑,果色鲜黄,大大提高果实商品价值。
套袋材料以套黑色遮光网袋(70目)保果效果最好,保果率平均高达77.5%,绿色纱网袋、黄色塑料打孔背心袋、不套袋保果率分别平均为78.6%、63.6%和47.9%;裂果率分别为3.3%、4.2%和5.1%。套袋的果穗均未见病虫及蝙蝠为害,而不套袋的为害率高达5.2%。从果实品质分析情况看,套黑色塑料遮光网袋、绿色纱网袋、黄色塑料打孔背心袋和不套袋的平均每穗果重为0.32、0.29、0.14、0.23千克;单果重分别为11.6、11.3,7.6和9.5克;果实横径分别为28.4、28.1.27.2和27.6毫米;可食率分别为67.0%、68.9%.65.4%和67.0%;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9.4%、19.3%.17.9%和18.8%。说明套黑色塑料遮光网和绿色塑料纱网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不套袋,外观也好于对照;而套黄色塑料打孔背心袋果实品质低于不套袋,可能是因为所用黄色袋太厚,通气透光性差,影响了果实的生长发育。扣除材料费和人工工资后,套黑色塑料遮光网袋每穗果比对照多收入2.18元,套绿色塑料纱网袋多收入0.94元,而套黄色打孔背心袋少收入3.3元。为此生产中采用黑色塑料遮光网或绿色塑料纱网对龙眼果穗套袋,但套袋前一定要搞好病虫防治。
不同孔目的网袋保果效果不同,其中70目和60目套袋处理具有较好的保果作用,30目套袋保果效果较差;3种处理增产效果分别为94.0%、105.5%、20.9%。但套袋都具有增产效果。其次套袋具有明显增大果实的作用,依次为60目>70目>30目。穗梗占果穗重量的比率,3种处理比对照分别降低42.6%、33.8%和33.8%。直观表现为套袋处理后穗形较为紧凑,穗梗较细且富弹性。说明套袋具有改善果穗外观的作用。套袋时期以果实迅速增大期效果最好,在疏果结束即行套袋保果效果达36.1%,果穗下沉时套袋保果效果仅为6.5%。但尼龙纱网套袋后,龙眼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明显推迟8~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