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哪些矛盾应如何解决

绩效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哪些矛盾应如何解决
2025-04-19 21:20:5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矛盾冲突: 1.员工自我矛盾。 员工一方面希望得到客观重视的考评信息,以便弄清自己在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又希望上级主管给予特别关照,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使自己得到一定的认同和有价值的回报。 2.主管自我矛盾。主管考评宽松,员工拍手称快,主管考评过严,易导致关系紧张。如果主管不能持续地完成绩效目标的考评,帮助下属改进绩效,开发员工潜能的目标就更加难以完成。 3.组织目标矛盾。以上两种矛盾的交互作用,必然带来组织绩效目标与个人既得利益的冲突。 化解办法:1.绩效面谈中,应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着事实求是,以理服人的态度,克服下属等的错误观念,与下属进行沟通交流。 2.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解除下属思想上的种种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3.适当下放权限,鼓励下属参与。

回答2:

作为中国企业十大管理难题之首的的绩效管理,其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我先说说我曾遇到的,大家来补充:
1、关于管理基础的问题:管理基础不扎实,例如在战略、文化、HR基础、甚至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绩效管理出问题。
1)战略管理缺失:公司没有战略管理或者制定年度目标的流程,就要求HR制定“员工绩效管理制度”;
2)HR基础缺失:公司连基本的职位说明书都没有,也不想做组织与职位管理,就要求HR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3)企业文化缺失: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与绩效文化存在巨大冲突,且公司高层未做好文化变革的准备,绩效管理缺乏必要的文化土壤。
4)数据管理能力不足:有些指标是需要对公司的数据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的,如果不具备,则这些指标实际上就失去效果,无法用它来考核。
2、关于人的问题:管理者和关键岗位员工是否充足的意愿和能力来执行绩效管理?意愿往往跟文化和激励机制有关,但能力就需要学习和培训、辅导了--这方面也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以为大家都理解和会操作了,但实际上激励不足,则不会有动力养成新的管理习惯,培训不足,则他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或者不会做,或者乱做。
3、关于制度、流程和工具:容易出现的是体系设计不良和执行不力的情况,尤其是结果应用和申诉渠道的问题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
1)断章取义:原本纯粹是技术性问题,但由于常常有“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存在,也就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公司不做组织绩效考核,也不做高管绩效考核,要求绩效考核从各部门经理及以下岗位开始做起,于是绩效自然流于形式;
2)执行不力:具体的PDCA各环节也常常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要求做KPI考核,但指标库没有建立起来;设定的目标不SMART;绩效计划执行过程中没有阶段性跟进与辅导;绩效评估与面谈环节存在意外(Surprise),不能达成共识等等;
3)结果应用问题:绩效文化或者绩效导向的其中一个体现,就是公司的激励制度应该与绩效挂钩,包括薪酬激励(奖金、调薪)与员工发展(晋升、培训、轮岗、淘汰)。如果种种原因无法做到的话,绩效也容易流于形式。
4)绩效申诉渠道的有效性:很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讲,有些公司原本文化就不够Open和目标导向,家长作风明显,大家对绩效结果如果有异议的话,除非是准备不做了,否则是不会提出来的。没有一个有效、顺畅的绩效申诉渠道,这个绩效体系可以说是无效的。

呵呵,比较笼统地说了说我遇到过的一些问题,理论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肯定更多。

至于解决,其实也同样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考虑,或者借鉴杨三角关于意愿、能力、治理的模型来思考解决办法。但无论如何,首先要解决的是高层的意愿问题,解决战略、文化、激励的问题,然后再来解决能力和具体的制度流程问题。这方面,我也无法用短短几句话说清楚。总之,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供参考吧!

回答3:

会出现工序别之间的不平衡,组别之间的不平衡,部门之间的不平衡。要选择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