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看起来来很好.但它完美的理论却是建立在理想国的基础上的,就象共产主义一样难以实现,他没有给人一个去实现这些理想的具体方法,孔子自己也并没有完全做到,所以他才追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做其实为了使自己避免被别人揭到短处,是种虚容的表现。但人真的有权利去宽恕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吗?我想没有,难到罪犯因为认罪态度好或很多人都犯罪就可以逃拖法律的治裁吗?显然不可以。
关于天性的问题,儒家的说法是很难说通的,《中庸》开篇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即然人的本性就是天命,那率性就是引导天命喽?那谁去引导天命哪?难导还有比天命更大的吗?天命之为性的说法导至了后来儒家的性善论,孟子甚至提出君子要强迫自己去坚持这种“本性”,既所谓克己复礼,克己明显就有强迫和限制的意思,试问如果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为什么还要通过强迫限制自己去实现这种善哪?显然性善论是说不通的。阳货是鲁国的一个权臣,他欺压君父,飞扬跋扈的做为显然应该是孔子这样的君子所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但就是阳货曾经邀请过孔子,孔子为了不得罪阳货而又不失去君子气节,而做出了一件叫人哭笑不得的事,即故意在主人不在家时去拜访阳货,这样一来即没有接触阳货这样的小人有做了礼节性的回访而没有得罪人,真是一种小聪明,可不管怎么看都有种自欺欺人的味道,这显然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所为。孟子后来也遇见过这种情况但他很坚定的拒绝了,所以说在这点上孔子做的不如孟子。
严格的礼法制度是儒家的另一个特征,有些糟粕已经被大家批判过了,但即使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很难说是正确的,儒家最推崇的孝道,要求君子要无条件的绝对服从家长和领导的意志,即使明知是错误的也不能反对,这样家长和领导是暂时高兴了,但让他们(父母或领导)就这样错误的走下去,对他们有好处吗?圣经上说:行善却不要失去志向。难道不比这种一味的服从更好吗?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他并没有说鬼神不存在,这说明他不了解鬼神的事,但又没办法低下头说自己不知道,所以只能叫大家去远离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叫自己的学生也不要去研究,显然是虚荣心在作祟。
精华比如做人要仁 义 礼 智 信 勇之类,和老庄相比是入世思想,有积极意味;糟粕也就是一些对人精神上的束缚之类的比如说楼上的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
保守
官本位思想,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呵呵,不好意思
(至少我的不是粘贴,我学的,老师就这么讲的!!!!!!!)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
保守
官本位思想
http://www.baidu.com/s?wd=%D4%E3%C6%C9&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