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概念,由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即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人不能独立于相关联的环境,观察者的观察不是绝对客观的因此是拟态环境。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传播学的概念,由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即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人不能独立于相关联的环境,观察者的观察不是绝对客观的因此是拟态环境。
例子(个人认识):头脑中的世界并不是真的世界,一个人获取一条信息,处理该条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他的行动作用于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