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们使用的药物是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但前提是达到一定的量、时间和强度。甲醛生活中无处不在,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影响到。甲醛甲酚之所以被用于口腔,说明它在正确使用范围内是可以考虑无害的,这里已经把泄露到口腔内的可能考虑进去了,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以前失活剂都是用金属砷的,也就是砒霜,相比而言,这个是很安全的,所以别担心。有点麻木感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要求医生在局麻下进行牙髓治疗。
抱歉,刚才没仔细看清楚,你说的是甲醛甲酚(FC),这个露出来确实很难闻很不好受的,如果一直持续,你可以早点复诊,不然髓腔和口腔内相通了,也就失去封药的意义了,还会增加髓腔污染的机会。供参考。这么点量对人体没什么危害。
甲醛甲酚(FC)是口腔科临床治疗牙髓坏疽和残髓炎的常用药物,因其甲醛可与腐败蛋白质的各种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相结合,并生成无毒物质,甲酚可与腐败的脂肪产物相结合生成肥皂,同时甲醛甲酚又具有较强的除臭,杀菌作用而受到口腔医师的欢迎。但近年来也有文献指出甲醛类药物具有半抗原作用而致敏,甚至提致癌问题。
1 过敏性口炎:病人多在封药后24—72小时发病,表现为封药的牙发痒,疼痛,继而在患者周围的口腔黏膜出现水疱并伴有瘙痒和灼痛感,患牙颊腭侧龈及黏膜充血并水肿,口腔黏膜呈散在性细小水疱,一般无皮肤损害及全身反应。
2 激发支气管哮喘:多在治疗10—20分钟后患者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出冷汗,继之出现喘息及呼吸困难,病人自觉心慌气短,憋闷,听诊可闻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全肺布满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心率明显加快,可达100次/min以上。
3 全身过敏反应:FC引发全身过敏反应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封药后患者自觉自身瘙痒难忍,首先不颜面部开始,继而出现颈部,胸部及四肢等多处皮肤变红,瘙痒并隆起,呈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散在分布的风团样诊块。
怎么样?牙还好吧?少量甲醛也不要紧的,麻麻的不会是麻药吧?
祝你好运。
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人体还是可以抵抗的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那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