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过要天晴,雁过黑沉沉
按鹰过要天晴,意谓老鹰有感应天气的能力,故老鹰高飞而去时,反映天晴将较久。老鹰飞扬上空盘旋,必然是天空无浓云,能见度大,空气湿度低,高空气流活动较小。老鹰能高飞,一般在天气系统过境后。雁是一种喜温的候鸟。它的生活地区,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迁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过后,雁飞离北方,向南飞去。雁为了躲避寒冷,在冷锋过境前往南飞,雁南飞后一般有冷锋过境,黑云密布,天气转凉且阴雨,故云雁过黑沉沉。
2、虹出东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可能有误,一般是:虹出东要天晴,虹出西要下雨。翻译精确点是:早虹雨 、晚虹晴)早晨虹东方,下午阵阵雨。
四川西南部和云贵高原之天气系统在受副高加强西伸时由东往西移动,故云:「虹出东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早晨虹出东,下午阵阵雨。(太阳光穿过云中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鲜艳。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在一般情况下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西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又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3、蚯蚓地上爬,雨点天上飘
空气潮湿时,蚯蚓能感应到,并预知天将下雨,淹没其地下的居所,所以蚯蚓要爬出地面。空气潮湿时,阶梯、墙脚、门栏等地面也呈现潮湿,为下雨的前兆。
4、楚润九桶水,月晕起风雨
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过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日晕与月晕都是天气变化的预兆。卷层云为锋面云系,为下雨的前兆。
至于彝族的物候知识则反映在下列彝族谚语(尔比)中:
听见布榖(鸟)叫,应该种地了。
听见蝉儿叫,应该道草了(玉米长出子叶时除草谓之道草)
听见金铃叫,拿镰收割好。
可见彝族先民是根据物候来定农时,规定播种、除草和收割的时节。
(二)、我收集的气象谚语(尔比)如下所述:
以下是一些我在写<气象志>时收集的一些流传在喜德,越西,甘洛的气象谚语,由于我不识彝文的原因,译成汉语时可能不准确,请有关学者多多指教为谢!
1、彝人的头是风 、番族的头是雨
彝人的头(就是 “乌头”)与番族的头(就是 “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彝族男子多以黑色头帕包头,番族女子则以白色头帕包头。)
2、北风刮三天
是说在春季如有北方强冷空气移来时,便要刮大风。大风过去,其后面还有小股冷空气断续移来,一般还要刮两三天。
3、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该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转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4、“ 支格阿洛(雷公)”先通报 ,有雨也不大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5、黑帕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太阳,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彝族男人的黑帕)
6、 回头风、当心小牛被吹走
风朝着一定方向前进时,如突然转变方向,说明有锋面过境,将有大风来临。当心小牛被吹走是一种夸大的比喻。
7、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转暖
鸿雁是一种喜温的候鸟。它的生活地区,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迁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过后,雁飞离北方,向南飞去,表明秋去冬来“天将冷”。春分前后,它从南方飞来,再往北方飞去,表明冬去春来“天转暖”。
8、天上赶羊 地下有雨都不大
“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9、蜘蛛张网补网 天气将转好
蜘蛛靠张网捕虫生活。刮风下雨天气,往往冲坏蜘蛛网,同时空气潮湿,蜘蛛网粘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虫。所以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便躲避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风止雨停,天气将要转晴好时,才又出来补网和张网,以便捕食小虫。因此,当看到蜘蛛补网张网活动时,则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换。
10、母鸡迟归 天气将转阴
傍晚,如果鸡迟迟不愿进笼,一般是天气要转雨的象征。鸡是喜欢干燥怕潮湿的动物。当天气将下雨时,空气中湿度大,温度高、气压低,鸡笼内更加潮湿闷热。另外,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昆虫在傍晚时出来活动的也多,鸡为了贪食,所以迟迟不愿进笼。清晨,如鸡早出笼,也同样将是阴雨天气的预兆。民间有“鸡出笼早,当天雨就到”的说法。
11、星星有泪, 雨将临
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叫“星星有泪 ”。这种现象,表明天空大气中有大量的水滴,水汽很充足,是雨将临的征兆。
12、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说明: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13、朝有羊毛云、 下午雷雨鸣 (天上做披毡、弹好就淋水)
夏天,晴空中有时出现如羊毛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状高积云。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湿空气层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热,低层大气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于是整个空气层上下均是极不稳定状态,伴随这种云将出现打雷下雨的积雨云。故这种“羊毛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现,可以知道午后将有雷雨。老人们告诉我是因为 天上祖先们在做冬天披的披毡,所以弹好羊毛就要淋水。
14、云打架 雨淋淋(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在同一时间内,空中存在着互相重叠高低不同的云,云的移动方向极不一致,同时多少伴有一些破碎云片,互相穿行,显得混乱。出现这种云打架的混乱状况,多是处于低气压的前方,空中存在着扰动气流而成的;或者是冷暖空气在本地交锋而产生的。这两种条件下,水汽充足,大气不稳定,云层很厚,常有积雨云存在,会下雨,还会出现雷雨,同时伴随有较大的风。彝族人民在气象学知识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形象的比拟为“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
15、燕子低飞 、天将雨
燕子以昆虫为食,在天气将下雨的时候,空气里的水汽多,一些小虫子飞不高,只能在近地面处飞来飞去。近地面的小虫活动频繁,燕子便低飞捕食。又由于下雨前的气流较乱,燕子在低飞时便忽高忽低,翻飞不定。所以“燕子低飞”,是“天将雨”的预兆。另外民间还流传着“蜻蜓成群低飞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的谚语,也是这个道理。
16、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在阴雨的日子里,如果看见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层消散,露出蓝天,预兆天气就会很快转晴。如果在冬季,连续阴雨以后,出现“西北天开锁”现象,表明在天气转晴后,还会有霜冻出现,要注意防霜。
17、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大气中发生强烈的对流,空气上升运动旺盛的地区,云块发展很厚,空气下沉的地区,云块就薄或无云,于是造成了云的空隙,太阳光就从这些云的空隙地区射下来,造成了“日射脚”。出现这情况、一般是大气不稳定,是高空有低压槽移来影响本地,大气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所以,“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但如果在傍晚时,由于浓积云或积雨云的圆拱云顶塌下来,向水平扩散而形成的层积云造成的“射脚”,则说明未来是晴天。
18、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雷打地有雨都小、 雷打雷雨要大)
地方性的雷雨云,一般是垂直发展的云,范围也小,放电现象是从上至下而来,便叫“直雷”。这种云造成的雷雨,下雨时间轻短,雨量不多。当冷暖空气交锋或低气压区产生的雷雨云,是成片的,范围较大,并有个倾斜面,闪电形状较平斜,这种平斜的放电现象叫“横雷”。这是天气系统造成的雷雨,降雨时间较长,雨量也大。
19、青蛙蒙格 有大雨
青蛙的皮肤和器官对于天气的变化有敏感性。每当风雨天气来之前,它们成群在一处,叫声很大。特别是夏季雷雨天气到来之前,青蛙集中的更多,叫声更大更密。经反复观察证明,青蛙集中成群,并大声密叫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大雨到来之前,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蒙格是彝语,是集会之意)
20、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
21、月亮撑黄伞 有少雨
月亮“撑黄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空,月亮戴个黄光轮。此种情况就是大气中的悬浮物质数量不多,质点不大,悬浮物只吸收和散射光波较短的青、蓝、色光,余下红、橙、黄、绿色光衍射效应显著,该四色光复合就是黄色光,使月亮“撑黄伞”。它表明大气不稳定,将有雨,但不会强烈,所以下小雨。
22、月亮撑蓝伞 多风云
无云或少云的夜晚,看见月亮戴有一个蓝光轮,叫“撑蓝伞”。说明大气不稳定程度小,大气中存在一些悬浮物,质点也很小。光波最短的光被吸收,在此种悬浮物的性质、数量情况下,红、橙光多被折射,而黄、绿、青,蓝光衍射力强,使月亮“撑蓝伞”。表明天气变化不大,有点风云罢了。
23、月亮撑黑伞 大晴天
在晴朗的夜晚,月光皎洁,注意细看,在它的周围却有一个暗黑色的圆盘,叫月亮“撑黑伞”。月光清澈,表明大气干燥、稳定,是在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下,预兆未来是晴天。
24、西北闪电 、大风大雨过得快
春末夏初的时候,从云贵高原方向来的冷空气,因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冷空气移动快,风力大,而且降温明显。由于这种冷空气在到达本地之前,往往能够看到西北方的闪电。所以群众称:“西北闪电,大风大雨过得快”。
25、久晴大雾雨 、久雨大雾晴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久晴大雾雨”,是指出现平流雾,表明从海洋吹来了暖湿空气,是晴天转阴雨的预兆。“久雨大雾晴”,表明低气压已移走,高气压移来,大气变为稳定,空中云层消散,是原来连阴雨转为晴天的预兆。
26、天上死人、 不久儿女要哭(有雨)
在早晨或傍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从云层背后向天空放射出一道道光束,这些光束可伸过头顶上空射向远方,就像彝族人死时用白布拉的“坡以”,汉语叫“天射线”。它是太阳在地平线下,向上射出的光线经过浓厚的云层边缘或云隙时所发生的现象。当天边出现了浓厚的云层时,说明本地附近正有低气压移来,使云层得到发展。
27、早上地罩雾 尽管洗衣裤("黑略八呷姓",应该译成"云来到家园中",但不是云是雾)
“地罩雾”,是指贴近地面笼罩着一层很薄的浅雾。这是由于夜间晴空无云,地面散热较大,使近地面层的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辐射雾。当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使雾滴逐渐蒸发,雾也就慢慢地消散了,天气晴朗。辐射雾出现,表明大气稳定,当天是晴天,而且可能维持几天,因此又有“一雾三晴”的说法。
28、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晕--在此直译叫赛马转圈)
光透过卷层云时,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围绕在日或月的周围,这就是彩色的日晕或月晕。晕的出现是天气将变化的预兆。一般晕圈大下雨来的较快;晕圈小雨来的慢所以叫“日晕三更雨”。但并不是每次有晕一定会刮风下雨,要看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出现月晕下雨的可能性较日晕少,只多风云,所以称“月晕午时风”。
关于云的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看云识天气
云是天气变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志,云的形状、数量、移动、颜色、厚度以及出现方位等反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分状态。因此,云的演变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 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 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
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气象谚语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