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送秋波 出自 貂蝉与吕布 饮酒一段
割须断袍 出自曹操与马超之战中
龙肝凤髓 出自刘备留徐元直一段
宝刀未老 出自黄忠战关羽一战对话
割须断袍: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一个人狼狈逃窜的样子。
出自《三国演义》,曹操被马超打败,一路逃跑,马超军中有认识曹操的人,就大喊“穿锦袍的就是曹操”,曹操听见了,怕被人追杀,立刻扯破了袍子,后面又有人说“留长胡子的就是曹操”,吓得曹操又连忙用剑把自己的胡子割了。最后才得以逃脱了马超大军的追杀
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 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以下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1 懊悔无及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2 傲慢少礼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3 傲睨得志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议。”
4 傲睨自若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5 安身之地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6 不成体统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7 宝刀不老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8 倍道而进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9 不置褒贬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尝造花园一所;造成,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10 龙肝凤髓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11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2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13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4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5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 初出茅庐
出处:《三国演义》,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17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18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9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20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21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 赤膊上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23 大仁大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24 抵足而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将*)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25 诡计多端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26 鼓角齐鸣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27 缓兵之计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8 孔孟之道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
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29 宽以待人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30 老弱残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
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31 闷闷不乐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
32 万死不辞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33 笑容可掬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琴。”
34 心术不正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35 忍辱偷生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36 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37 怒目而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38 能征惯战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39 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40 威风凛凛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41 休声美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42 削铁如泥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43 招兵买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44 天愁地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45 推诚相见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46 土鸡瓦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47 隐介藏形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48 无名小卒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49 物伤其类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50 引虎自卫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51 有机可乘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二、其他来自《三国演义》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吴下阿蒙、如鱼得水、望梅止渴、乐不思蜀、路人皆知、才高八斗、单骑千里、抗琴退敌、士别三日、舌战群儒、过关斩将、封金挂印、草船借箭、火烧连营、嫉贤妒能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安营下寨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兵精粮足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百里之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才薄智浅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