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与失业、退休的区别是:
一、与企业的关系不同。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不再属于企业员工;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仍在原企业。
二、产生原因不同。退休的原因是劳动者因年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下岗与失业的原因则是自身能力与岗位不适应,或者市场萎缩,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的。
三、强制性不同。退休时国家法律规定的,符合条件必须退休。而下岗与失业则体现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四、待遇不同。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或者退休金;失业后符合条件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下岗职工则是在保证最低生活需要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或积极参加职业培训,为重新上岗创造条件。
五、时代背景不同。
下岗问题最早出现于1990年代初期,当时还不叫下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职”,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有的叫“放长假”“两不找”等等。90年代中后期,下岗职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突显,并且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通的广泛关注。
而失业和退休则是由目前《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调整的。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退休
百度百科-下岗
百度百科-买断工龄
退休和下岗、失业不同,原则是工作到一定年龄,结束工作、准备养老的生活,由原来工作单位或相关部门按照上班时交的养老保险发退休工资。下岗、失业无年龄条件,多是个人因素、企业因素造成单方面结果,原则上有最低生活保障,不过具体看企业自己操作。买断是职工自己与企业解除关系的一种方式,买断之后退休不再享受退休工资,因为你与企业脱离关系,所以企业也不再养你的老。
买断,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一般是指以货币形式,购买他人的劳动或劳动产品的,在一定地域或一定时期的专属权、所有权、经营权,这种专属权、所有权、经营权,能够给经营者创造更高的可预见性的利益或利润。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买断工龄,二、买断式经营。(详见百科)
下岗:到了规定时间离开岗位。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一、区别
(1)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同
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不再属于企业员工;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
(2)产生的原因不同
出现职工大量下岗的现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是中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诸多深层次矛盾的综合结果,也是在现有国情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退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失业的原因则是自身能力与岗位不适应,或者市场萎缩,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的。
(3)年龄阶段不同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失业跟下岗则没有年龄限制,一般年龄在18-50岁之间。
(4)享受的待遇不同
退休后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或者退休金。
失业后符合条件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下岗职工则是在保证最低生活需要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或积极参加职业培训,为重新上岗创造条件。
二、买断”的含义
买断是指买断工龄,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业 (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就业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断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