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只要能把个人利益保护好,扩大一点来说,只要能把小集体的利益保护好,就可以了。它不必为全局考虑,也考虑不了全局;它不必为长远考虑,也考虑不了全局。他们有错误吗?没有,就像我们不能要求蓬间雀飞得像大鹏那么远那么高一样。
君子,是发号施令的“先生”,他管理着的或者是几千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万的人,当他一声令下的时候,所影响的范围也就很大,假如这个命令是错误的,受害者当然也很大。所以,君子的修养不能不高,眼界不能不宽,心胸不能不大,境界不能不好。
大人,是人间之最大者,他关系到人间的百姓,同时也关系到天地万物的生命与存在,他的一个决策,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上亿的人,甚至影响到天地人的秩序,影响到千秋万代。所以,大人的决策,不能不慎重自慎重,不能不懂得道义。
大人不能歧视君子,君子不能歧视小人,恰恰相反,大人要使天地人各守其位,各尽其责,互相协调。大人,毕竟是人类中的一员,假如大人只顾人类的利益,却不顾天地万物,那么,大人就不成其为大人。君子也是一样。
小人顾自己的利益,顾小团体的利益,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小人喻于利”,无可非议,但是,君子却不能不“喻于义”。众多的小人在各自只顾自我利益的时候,互相之间的利益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互相争斗、残杀的现象,君子就是要避免、减少这种现象,仁政也就体现于其中。
小人可以通过修养而达到君子的境界,一旦达到君子的境界,也就不再是小人;君子如果是把自己当作小人,只顾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也就没有资格称之为君子,大人尤其如此。从此而言,国家不培养君子,不任用君子,既非国家之福,更非小人之福。儒学所讲的“贤其贤”、“举贤荐能”,也就是如此,“王道仁政”也就是如此。
附记:
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小人不是错,但儒学提倡人要有君子之志。做奸佞之人才是错啊。有了君子的修养之后,即使不从政,也会因为有仁义而惠及家庭、亲人、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