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了半天附件,添加不上。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办法
1 范围
为规范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作业现场临时用电作业安全,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临时用电作业的管理职责、人员要求及过程控制要求等相关管理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及所属各单位。
2 术语和简略语
本办法所称临时用电作业是指在作业现场临时使用380v或380V以下低压电力系统进行的作业。
3 管理职责
3.1 机关部门职责
3.1.1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处室,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制、修订,以及对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抽查。
3.1.2 市场与生产协调处负责组织,就钻井、井下等作业现场临时需要外接、送、停电源时的有关协调沟通工作。
3.2 所属单位部门职责
3.2.1 HSE主管部门负责临时用电作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负责本单位一、二级临时用电作业许可措施的审核审定和现场监督。
3.2.2 生产协调主管部门负责与有关电力单位或部门,就临时需要外接、送、停电源的有关协调沟通工作。
3.3 各基层单位负责建立健全临时用电安全措施,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并组织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要求。
4 管理内容
4.1 电工基本要求
4.1.1 电工应身体健康,经体检合格,无职业禁忌症,必须经地方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证。
4.1.2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电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设监护人。
4.1.3 电工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4.1.4 电工应按照规定要求正确穿戴防触电劳动防护用品。
4.2 一般要求
4.2.1 从事临时用电作业的单位应组织制定临时用电安全措施方案。
4.2.2 各单位应为基层作业现场配备绝缘手套、验电器、绝缘鞋等防护设施。
4.2.3 临时用电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办理作业许可,组织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完善具体的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向员工进行交底教育,并组织落实,作业许可办理具体执行BT.14.3《危险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4.2.4 使用的各种开关、导线、插头及插座必须与用电设备功率相匹配,并配备检测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4.2.5 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运行良好,且在设备明显部位应设用电警示标志。
4.2.6 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气元件和线路应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4.2.7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断电隔离,并关闭上锁,在电气装置及工作区域挂设警告标志或标示牌。
4.2.8 用电作业过程中严禁下列行为:
a)非持证人员从事临时电源线及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或拆除作业;
b)乱接乱拉电源线;
c)带电作业;
c)将电源线头直接插在插座上;
e)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f)将个人用电设施带入生产场所使用。
4.2.9 钻井、井下等作业现场需要临时外接电源,以及井场高空有高压线,进行吊装作业前需要停、送电时,基层单位必须提前报申请,由所在单位生产协调主管部门与有关电力管理单位或部门进行协调,必要时,由市场与生产协调处组织协调,经电力管理单位或部门书面批准,双方签字确认后,经基层验电再次确认后方可进行外接电源作业以及吊装作业。
4.2.10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维修前,必须进行停电。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工作应严格执行停送电措施,将各个可能有电的电源全部断开(应具有明显的断开点),对可能有残留电荷的部位进行放电,经过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工作。
4.2.11 架设电缆线路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使用的电缆线必须无破损或龟裂。
b)电缆线路应采取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c)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
d)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部位,必须架设防护套管。
e)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取绝缘子固定,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4.2.12 配电箱及开关箱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应避开低洼、水坑。
b)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个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c)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
d)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5m。
e)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铜芯不得有外露。
f)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并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应与箱体直接接触,不得有接头。
g)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由专人负责管理。
h)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防雨、防尘。
4.2.13 接地装置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发电机或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为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电气设备采取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
b)接地极应采用角钢,其规格不得小于40mmX4mm,若使用扁钢,其厚度不得小于4mm,宽度不得小于30mm。
c)接地线与接地极的链接必须采用专用接线端子,并用镀锌螺栓连接。使用铝芯线时,必须采用铜铝过渡连接端子进行压接。
d)如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土壤干燥),应对接地极的土壤进行盐化处理或增加接地极数量。
e) 严禁2台以上设备、营房或装备的接地线共用一个接电极。
4.2.14 电焊机械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电焊机械设备应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b)电焊机一次线接线长度不得超过2m,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c)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取防水橡皮保护套铜芯软电缆,其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代替二次的地线。
d)严禁露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电焊机械作业具体执行BT.14.6《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4.2.15 手持式电动工具应至少满足以下用电要求:
a)手持式电动工具等用电设备应有各自的电源开关,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严禁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使用同一开关。
b)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作业人员应检查其外壳、电源线、手柄、插头、开关、负载线是否完好无损,并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c)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d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e)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二类电动工具;若使用一类工具时,应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f)在潮湿环境或金属构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环境,应使用二类或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g)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应使用三类工具;若使用二类工具,应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h)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断开电源。
i)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
4.2.16 临时照明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现场照明应满足所在区域安全作业亮度、防爆、防水等要求。
b)使用不导电材料悬挂导线。
c)在特别潮湿、易触及带电体、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4.2.17 标签、标识
a)所有断开开关应贴有标签,著名供电回路和临时用电设备。所有临时插座都应贴上标签,并注明电回路和额定电压、电流。
b)所有开关箱、配电箱(配电盘)应有安全标识,在安装区域内,应在其前方1米远处的地面上用黄色油漆或黄色安全警戒带做警示。
4.3 质量安全环保处应对各单位临时用电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应对临时用电作业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5 相关文件和相关记录
5.1 相关程序和管理作业文件
BT.14.3 危险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BT.14.6 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5.2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Q/SY1244-2009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范
Q/SY1244-2009 电动气动工具安全管理规范
5.3 相关技术文件
5.4 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