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网络 真的很需要啊 谢谢了

2025-04-18 08:25: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1 k=1℃。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2)观察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温度计的分类:
分类 实验室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所装液体 煤油、水银 酒精 水银
量程 —20℃~110℃ —20℃~50℃ 35℃~42℃
分度值 1℃ 0.1℃ 1℃
构造特点 无缩口 无缩口 有一非常细的缩口
读数 不能离开被测物 不能离开被测物 可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注意 无 无 测量前要甩一甩
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物态变化:打不出来的,书上自己找
己找

说明: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点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沸点)下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变化 自身温度降低 自身温度不变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3)

10. 液化:雨、雾、露、“白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 10 10

km m dm cm mm µm nm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7.体积单位:、、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L) (mL)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mg=、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上。(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 变形公式:m=v 、 v=。
水的密度:,表示每的水的质量是。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8.新材料及应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声现象
1.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弦乐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声音靠介质并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一般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有声源;(2)有介质;(3)有良好的耳朵。
3.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3.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s,最短距离为17m。回声测距公式:S=1/2vt。
1. 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3.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4.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5. 音色又叫音品,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1.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 噪声强弱的等级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5dB-40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70dB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3.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2)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3)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1. 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成为超声波。
2. 超声波的利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光现象
1. 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恒星、闪电、发光的白炽灯、发光的霓虹灯、发光二极管、萤火虫、烛光鱼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 光在同中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三点一线”、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3,水中是空气中的3⁄4玻璃中是空气中的2⁄3
5. 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平面镜的应用:①改变光路②成像。
7.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实质: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8. 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成正立的虚像②像与物大小相等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10.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汽车头灯是凹面镜。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
13.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回答2:

政治、、、
1.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与父母这种基于血缘的关系是不可选择和无法改变的。( )

2.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小时候对父母百依百顺,长大后多赚钱给父母用。( )

3.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所以我们要广交各种朋友,不必作太谨慎的选择。( )

4.为了做到宽容待人,有时只能是非不分,牺牲原则。( )

5.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

6.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尽量批判、排斥。( )

7.网络是虚拟世界,所以在网上无论做什么都不受法律约束。( )

8.是否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关系到人际关系的质量、社会风气的好坏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

9.诚实与说谎、合作与竞争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

10.金钱、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在人格尊严、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 )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11.王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上班,王利上学。王利的家庭是( )

A.单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主干家庭

12.吴蔚说:“爸爸、妈妈很辛苦,他们从小教我学说话,学走路,教我看图识字,把我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教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吴蔚的话主要说明了家庭具有( )

A.教育功能 B.赡养功能 C.消费功能 D.生育功能

13.明明的父母是残疾人,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差,明明应该( )

A.不嫌弃父母 B.要求更换监护人

C.感到自卑 D.不与父母同时出现在公共场合

14.下面漫画中儿子的行为是( )

A.自觉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的表现

B.尽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表现

C.由于不赡养父母而受到舆论和良心谴责后的一种悔改行为

D.一种愚孝行为,但孝心可嘉

15.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

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逆反

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

D.多沟通,不冲动

16.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小明转学到外地。以前他的朋友很多,可是现在却形单影只,经常孤零零一个人,有了苦恼也无从倾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B.谁主动接近我,我就与谁交往

C.主动改变现状,适应环境,融入新的集体

D.要求调换班级

17.九年级某班学生小刚,学习成绩优秀,但每当同学问他问题时,他经常以“不会”来搪塞,集体活动他也经常以“有事”为由不参加。最后在期末评“三好”学生的民意测验中他落选了。小刚落选的原因是( )

①自私自大,对人冷漠 ②学习成绩好,大家忌妒他

③不善于交往,不关心集体 ④对人友好真诚,不会拉拢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8.进入八年级以来,小强发现自己对班上的一位女生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很希望与她交往。对小强的这些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不正常、见不得人的事

B.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但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C.害羞死了,只能责备自己

D.不太正常,一定会影响学习,以后尽量不和异性同学说话

19.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

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

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20.下列做法能顺利化解师生冲突的有( )

①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②尽量少和老师交流

③理解信任老师④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Rose是刚刚转进王丽所在班级的美国同学,一段时间后他俩便成了好朋友,但每次外出吃饭,Rose总是提出要AA制。对此,王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可以理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接物方式是不同的

B.不可理解,Rose太小气,不够意思

C.不可理解,好朋友理应不分彼此

D.可以理解,但Rose对朋友不够真诚,以后少交往就是了

22.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等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最大的节日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固守我们的习俗 D.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23.八年级学生小强是一位十足的网络发烧友,老师劝他上网应有节制,他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上网可以使我大开眼界,利用网络查询信息,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第一时间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况且在网吧还可以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铁哥们儿’……上网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上呀?”从小强的言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的益处有( )

①利用网络查询信息 ②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

③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 ④结交网吧的“铁哥们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有位教师就“学校里最让自己恐惧和害怕的事”在学生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52%的学生选择了“被同学起难听的绰号”,远远高于“学习成绩差、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等选项。这一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做到( )

①决不给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起绰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互相尊重,与人为善

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别人叫我绰号我就给他取绰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中国的古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举止应彬彬有礼,态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逊。可见( )

①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文明礼貌能通过端庄的举止体现出来

③礼貌缘于最初的人际交往

④对人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谚语说明( )

①待人接物时使用的语言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为人际关系增色,粗话、脏话会使人际关系恶化

③人际交往中语言使用很重要,甚至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④与人交往应专说别人喜欢听的话,不说不中听的话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7.“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下列关于合作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②合作的目的在于超越对方,打败竞争对手

③我们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④合作虽然需要,但势必会削弱竞争,阻碍更快地进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8.放学路上,几位同学看到一位右腿残疾的同学一瘸一拐地走着,便学他的样子走路,引来其他同学大笑。那位残疾同学非常难过。小林见状,气愤地说:“如果你们是那位同学,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小林同学的做法体现了( )

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②故作高尚,其实和大家一样

③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④尊重他人,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尊重自然的核心是( )

A.爱护小动物 B.保护环境 C.节约用水 D.尊重他人

30.小明的爷爷得了癌症,医生和家人对他隐瞒了病情,也要小明保守秘密,只能对爷爷说他得的是胃炎,对此小明很困惑。医生及小明一家人的“谎言”( )

A.违背了诚实的道德,应受道德的谴责

B.不违背诚实的道德,因为他们说的其实是事实

C.违背了诚实的道德,他们本质上都是虚伪的人

D.不违背诚实的道德,因为诚信的核心是善,他们说的是“善意的谎言”

三、辨别分析(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1.在世界各种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并与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青少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量少接触、不接受外来文化。

辨题: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就应尽量少接触或不接受外来文化。

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2.小敏一直为有一位朋友般的母亲而骄傲,而自己向来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她越来越找不到这种感觉了。不仅如此,有时小敏还总是与妈妈“作对”:天冷妈妈让她多穿件衣服,她偏不;妈妈让她带个鸡蛋去学校,她也不;妈妈让她做家务,她总是敷衍了事,而且动不动就说“你烦不烦呀!”妈妈对她的关心她都一概否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敏与母亲之间代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小敏故意与妈妈“作对”说明了什么?长此以往,有何危害?

(3)小敏怎样才能改善与母亲的关系?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33.小刚和小冬是最要好的朋友。前几天,小冬在校外被几个社会小青年打了一顿,还被敲诈了20元,为此小冬请小刚放学后叫几个同学一起为自己报仇。小刚觉得很为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友谊,小刚应该帮助小冬报仇吗?为什么?

(2)小刚应该怎么做?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34.某校八年级(1)班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听王老师朗读课文。这时,陈诚同学突然举手,王老师停下来示意他发言。陈诚说:“老师您念错了,应该是‘憧(音同‘充’)憬’,不是‘憧(音同‘宠’)憬’。”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请同学们打开字典查一下。”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哗哗声,同学们查字典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结果出来了,老师说:“刚才老师的确念错了,希望大家记住它。你们如果能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就说明你们没有机械地读书,而是在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问题。

(1)陈诚同学这样做对吗?请说说理由。

(2)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你喜欢王老师的做法吗?为什么?

35.阅读和观察下面的材料《网上行》及漫画《网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上行

打开网页,等于与世界握手。

在网上,我们可以看新闻、交新友;

在网上,我们可以办商务、看电影;

在网上,我们可以查资料、学知识;

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医生、求良药;

在网上,我们可以……

网变

(1)材料和漫画分别说明了什么?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为避免出现漫画中的变化,青少年“网上行”时应注意什么?

36.一个精明的商人临终前称要留给儿子两份遗产,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记住两点:守信和聪明。”“什么叫守信呢?”儿子不解地问道。“如果你与别人签了一份合同,而签字后才发现你将因为这份合同而倾家荡产,那么你也得照约履行。”“那什么叫聪明呢?”儿子接着问道。“不要签这份合同!”

商人的遗产不仅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结合教材回答:

(1)商人的第一份遗产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对商人的第二份遗产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探究体验

3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无私的,父爱是深沉的。亲爱的同学,父母的爱会时刻围绕着我们,他们付出的爱是那么多而不求回报,以至于我们常会习以为常,有时甚至无动于衷。

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并说说你的感受。

(1)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

(2)父母一般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

回答完上面两个问题,再来审视自己。

(3)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父亲的生日是:

母亲的生日是:

(4)父母生日时,你会为他们庆祝或准备一份小礼物吗?

(5)如果上面四个问题让你有所触动,请写下你的感受或今后的打算。

38.你是一个懂得宽容的人吗?心理学家莎姆·杰诺斯博士认为,宽容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憎恨在心于人于己都有害,而宽容既是善良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

下面的测验有助于你了解自己是否对人宽容。测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选择最符合你的答案。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a.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

b.向熟人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 )

c.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

d.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

e.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

f.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

g.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 )

h.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重用。( )

i.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

j.我不能忍受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放慢讲课的速度。( )

k.有些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他的意见行事。( )

l.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

m.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

n.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 )

o.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 )

p.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 )

q.有些蛮横无理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

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

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你是一个宽容待人的人。

(1)通过上述小测试,你对自己的宽容度满意吗?

(2)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做到宽容待人,自己还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改进。

(3)你一定知道不少关于宽容待人的名言警句,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摘录下来,贴在床头,提醒自己做一个宽容的人。

参考答案

一、明辨是非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最佳选择

11. B 12. A 13. A 14. C 15. D 16. C 17. C 18. B 19. C 20. D 21. A 22. A 23. A

24. B 25. B 26. A 27. D 28. C29. B 30. D

三、辨别分析

3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和中华文化一样,外来优秀文化同样属于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善于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长处,做到批判地继承。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也是全球意识、开放胸怀、崇高精神的体现。

四、阅读思考

32.(1)小敏与母亲的年龄差距以及年龄背后的多重差异。

(2)小敏有逆反心理。危害:造成母女互不理解,隔阂加大;影响家庭和睦、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对小敏来说是惩罚了自己,伤害了母亲。

(3)积极和母亲沟通,发生矛盾时心平气和地与母亲商量,尊重母亲,理解母亲。

下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