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发源地

2025-04-10 00:45: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因此说,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而建立,发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园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庄子:战国时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继承者,学问渊博,著《庄子》十万余言,即《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共52篇,现存33 篇,唐玄宗封他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他为“徽妙方能真君”。鬼谷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楚国人。因长期隐居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内)的鬼谷山,故鬼谷子,著有《鬼谷子》一书,是中国相学的创始人。徐福:秦时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险家,琅砑人(今山东胶南,诸成一带),是道家医学的创始人。东方朔:西汉方士,字曼青,西汉时平厌次(今山东陵县)人。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仙人”。张道陵:东汉人。他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东汉沛国丰人(今江丰县)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葛洪:东晋著名道士,人称葛仙翁,丹阳旬容人(今江苏境内)著有《抱朴子》一书,共70篇,主要记载炼丹的方法。对我国化学,医学,制药学有一定的贡献。王重阳,金代著名道士,陕西咸阳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全真教重阳宫和活死人墓在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终南山,至今还在)著有《明阳立教十五论》,是道教养生学的倡导者。张三丰:明代著名道士,武当派创始人,冀川寥阳人(今河北)精通丹术,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辑要》中收录生人所编《张三丰先生全集》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出重要贡献。 道教的影响遍及东南亚各国。
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素有“洞天之冠”美誉的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这里风景秀丽,依山带水,茂林修竹,浓荫罩地,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
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著书立说、传道讲经的发祥地,亦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于草楼。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说经台、玉华观、宗圣宫、化女泉、尹喜墓、玉清观、大陵山、吾老洞、老子墓、延生观等。老子于说经台讲《道德经》五千言;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寺院之一,如今大秦寺塔巍峨犹在;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答2:

关于中国道教发源地到底是哪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而用的多的说法是,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中有:
1)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香港和台湾三地的专家学者对四川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后宣称:瓦屋山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发祥地,且极可能是发源地。 专家发现瓦屋山炳灵镇易俗乡至今保留着天师道遗俗,许多民宅张贴符灵...
2)安庆龙虎山
3) 道教发源地之一——鹤鸣山

鹤鸣山,在四川省大邑县境内,离成都市约65公里。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重要历史资料记载,大邑鹤鸣山是汉末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又据1986年12月出版的由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载:“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这里是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也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自东汉张道陵在此创立道教以来,道教中有名望者,都先后来此修炼,如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希吏、明代的张三丰等。原建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三官等上百间殿宇,并兼有亭、台、楼、阁,拥有“雕梁画栋、玉宫蓬宇”的辉煌气势,且园林花木品种繁多,四时不谢,蔚为壮观。后因年久失修,文物遭到严重毁坏,仅存留迎仙桥、解元亭、三官庙、招鹤亭、送仙桥等明代古建筑。
4)青城山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
5)北武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由72峰,36崖,24涧组成,据专家最新考证,为中国道教发源地。

回答3:

道教教派众多,加上宗教的属性和历史条件,使得发源地存在非常大的争议。主要在青城山与鹤鸣山、龙虎山、武当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