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没有做好,老板骂了我一顿,我的工作效率就降低。然后我该怎么做?从管理沟通的角度分析

2025-04-17 13:41: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沟通通常是无底洞,”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大声说,“非常简单,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
为了使沟通稍合礼节一点,时间稍短一些……你必须努力和别人沟通。 ”然而在很多情况
下,尽管最高领导者有这样强烈的意识,企业中信息的自由交流、双向沟通依然存在很多障
碍。
1、沟通是一个无底洞
◆认清沟通的意义
沟通一向是、现在是、将来也依然是企业中的重要问题,作为管理者,你必须清楚地表
达你对未来的要求和对结果的看法。
——松下幸之助
在我所遇到的组织中,沟通不畅是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从人际误解到财政、运营和
生产问题,无不与沟通低效有关。沟通不良是组织低效的一个基本原因。

管理就这么简单echoc整理第48页共76页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老板告诉其秘书:“你帮我查一查我们有多少人在华盛顿工作,
星期四的会议上董事长将会问到这一情况,我希望准备得详细一点。”于是,这位秘书打电
话告诉华盛顿分公司的秘书:“董事长需要一份你们公司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单和档案,请准
备一下,我们在两天内需要。”分公司的秘书又告诉其经理:“董事长需要一份我们公司所有
工作人员的名单和档案,可能还有其他材料,需要尽快送到。”结果第二天早晨,四大箱航
空邮件到了公司大楼。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企业的沟通经常会有多大的误差。企业的沟通误差存在着潜在
的破坏因素,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有时甚至会引发极端事件。
《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报道过一份传播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调查70家公司共705
位员工,对该公司的沟通有何感想。他们发现:
64%的人不相信管理阶层所说的话;
61%的人觉得未被充分告知公司的计划;
54%的人觉得公司的决策未作充分的说明。
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在公司里进行每周一次的全公司范围内的沟通以及每周两次的上下
级沟通,可是依然无济于事。
沟通问题还不仅仅限于组织之内。除了组织内部的沟通外,你还得面对与外部的沟通。
在这个时代的企业中,信息将横向溢出,打破部门界限,而不是往上回流。工厂连接成一张
信息网。你必须面对供应商、顾客、政府等等,最为令人头痛的是新闻媒介。你对它们不得
不小心翼翼。
美国民意调查公司从1950年即开始对200家企业的雇员调查关于沟通方面的意见。1983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3%~43%的员工希望企业能够倾听他们的意见,即希望加强企业内
的向上的沟通;多数员工对所在企业的双向沟通评价比较低。调查者总结说:“最高管理者
在员工需要他们的时候,反而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员工们还反映说,他们现在所得到的有
关企业的大部分信息几乎都来自“小道消息”,他们更希望从管理者、管理工作会议或发行的
出版物中得到这些有用的信息。
由托马斯、佩里斯、福斯等咨询公司发起的对26家美国和加拿大企业的调查得出大致
相同的结论。员工们从“小道消息”获得的信息量仅次于顶头上司,90%的人都希望顶头上司
成为“优先信息来源”。研究还指出,如果顶头上司和经理等正式沟通网络不能完全满足员工
的信息需要,则不受控制的、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将会成为企业经营方针与发展方向的基本信
息源。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虽然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沟通产生了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它们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一大堆混乱的信息,谣言将传播得更快。环境
的变化、虚拟组织的出现使信任危机不断显现,因此,在信息时代,沟通的障碍不是变得少,
而是变得更为棘手了。
沟通的头号大敌就是信息的失真。经过专业处理后得到的精巧的图表往往省略了重要信
息。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独特的“混乱”时代,伴随着大量瞬息万变的新因素的不断涌现。管理
者要对这样的“混乱”有清晰的认识,即必须对现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这
就是所谓的“必要的多样化”。你的信息来源必须多样化以适应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否则就会
被引导出错误的决策。
然后就是摆在面前的大量数据。我们对数据冲击的猛烈程度的估计过于保守,看看硅谷
的一些数据:
技术权威乔治·吉尔德估计,每年你收到的信息量至少是以前的两倍;
未来25年中宽带的沟通能力以每年三倍的速度增长;

据最保守估计,商业信息每三年翻一番,也就是说每1100天信息量就是以往的两倍。
这意味着你的底线是:至少每1100天就得加倍提高把信息转化成工作的能力。这非常重要,
因为那时你用以筛选、组织、转化、沟通和解决问题的信息量也会加倍。想像一下,如果是
最大胆的估计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回答2:

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