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和占星术是同源的,这点应该不存在争议。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设立的专门的官职观测天象。良渚文化墓葬的排列,和心宿三星相同,即是明证。此时正值氏族公社的末期,部落内部开始出现社会分工。自然,观测天象的权力,自然掌握在与神沟通的祭司手中。同时期的其他民族,于此也应当是大同小异,英语中两个词极其相像,也是一种佐证。
至于天文学和占星学的关系,不外乎三种,同源各宗,天文学源于占星,抑或反之。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有必要看看两者的定义。
天文学:对天体及其他宇宙物质进行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科学。
占星学:星相学家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术。
两者有两点比较显著的差别。其一,研究的对象,天文学是星空,占星学是人事;天文观测即研究过程,占星学是在研究后的推论。两者唯一的交集,唯有星空而已,实则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即便是古人,一颗流星划过,天狼与日同出,这个过程,可以被归纳入天文学的范畴,但是占星学家,很少会去看流星雨吧?至于后来对人事的推论,那自然与天文无关,确是占星的主业。
总而言之,个人的观点是,天文学和占星学是星空下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两者在相同的基础上,有了独立的发展。天文学成为理论,比起占星的理论晚得多,但天文学的发展完全不以占星为基础,所以说天文起源于占星,也是不合理的。
或许用生物学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把天文学比做猴子,占星学就是兔子,一个灵长目,一个兔形目,猴子比兔子出现的晚,但不是兔子进化出来的。两者共同的祖先,需要找到啮齿目的啮齿兽,这个啮齿兽,在这里就是星空。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