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

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
2025-04-07 14:04: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1)明末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2)明末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发展;
(3)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4)腐朽的科举制度和守旧思想盛行,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意义: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人们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李贽的思想:
一、以孔孟儒学为基础,以佛道二学为辅
二、李贽反对程朱理学(注:“心学”的体系还未形成)。
  三、强调“追求”、“人欲”的作用,提倡男女平等。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