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钰为何不在哥哥朱祁镇回来时将他斩草除根?

2025-04-12 13:37: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是一个让人五味陈杂的故事。

皇帝哥哥误信奸人,御驾亲征抗击蒙古大军,却战败成了俘虏;弟弟先是奉命监国,随即被拥立为新的皇帝。新皇帝励精图治,颇有作为,可谓英明之主。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就结束了,倒挺充满正能量。

然而,多年后,哥哥被蒙古人放了回来。尝到权力滋味的弟弟,自然不甘心把皇位还给哥哥,就把哥哥软禁起来。哥哥趁弟弟病重,在一帮旧臣的拥戴下发动政变,重新夺回皇位。不久,弟弟就“病逝”了。

简直就是一个中国版本的“权力的游戏”。原本手足情深、相亲相爱的兄弟俩,为了权力互相厮杀。然而,这并非虚构的美剧,而是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这里的皇帝哥哥,就是明英宗朱祁镇;这里的皇帝弟弟,就是明代宗朱祁钰。

命运跟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开了如此大的玩笑。尤其是朱祁钰。他本是一名快乐自在的?王,压根儿就没有做过当皇帝的美梦,却阴错阳差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后来,当他把皇帝这份工作干得顺顺当当的时候,哥哥朱祁镇又将他从皇帝宝座上赶走。

“不想当皇帝时,偏偏要我当;我想当皇帝了,却不让我当。”朱祁钰心中的委屈,大抵如此吧?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朱祁钰为何不在哥哥朱祁镇从蒙古回来的时候,就将他弄死,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一是因为早年时哥哥朱祁镇对待弟弟朱祁钰真心很好,百般疼爱。从年龄上看,他们只相差1岁。从小在一起玩耍、读书,使得他们之间兄弟情深,超于常人。基于此,朱祁钰不愿意对哥哥下毒手,守住了人性的最后底线。

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朝初期,“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果断决绝地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杀死,夺得了皇位。虽然他做皇帝后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盛世,但千百年来依然遭到世人非议。朱祁钰不想自己做得太绝,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三是朱祁钰后宫妃嫔众多,他却没有生育几个子女。特别是,到20岁才生育了一个儿子,5岁时就不幸夭折。此后朱祁钰再没生育儿子。没有儿子,就没有继承人。也许,朱祁钰觉得在生出儿子之前不宜摊牌。

总而言之,朱祁钰治理国家很有一套。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假以时日,未必不会出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时期的永乐盛世。只不过,在关键时刻,他下手还是不够狠,以至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朱祁钰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败下阵来,不明不白地死去。死后墓葬被哥哥移到西郊,成为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遗憾的是,朱祁钰的一念之差,更是导致朝廷上演了血雨腥风的一幕幕。

朱祁镇夺回皇位后,毫不手软地清除了一批当年拥戴朱祁钰的大臣。首当其冲就是大臣于谦。

于谦是北京保卫战的主角,正是他的勇敢行为,避免了靖康之耻在明朝的再现,使得明朝延长了近200年的国运。可是,朱祁镇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以谋反的罪名,将于谦处死。于谦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被判处斩决。《明史?于谦传》称,于谦死时,“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此外,朱祁镇还处死了吏部尚书王文,迫害一批于谦推荐过的文臣武将。由于清除得太狠,以至于明朝军队严重受损,战斗力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