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虽不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但铜对猪的作用最广泛。猪体内平均含铜量为2~3毫克/千克,肝脏、心脏、肾脏、脑、眼的色素和被毛中含铜量最高。饲料中铜对维持肝脏和血中的正常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铜的主要生理功能,其一,铜是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或活性中心,如与铁的利用有关的铜蓝蛋白酶,这是含铜的核心酶,与色素代谢有关的酪氨酸酶,与结缔组织生成有关的单胺氧化酶,与软骨生成有关的赖氨酰氧化酶,与过氧化作用有关的Cu,Zn-SOD,与磷脂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等。铜作为这些酶的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体内代谢;其二,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其三,对骨细胞、胶质和弹性蛋白形成是不可缺少。除了缺铜地区,猪一般不出现缺铜。猪缺铜不利于铁的利用。因此,缺铜与缺铁有相似的贫血症状,出现小红细胞低色素型的贫血,但不能通过补铁消除,缺铜后,除表现贫血外,运动障碍,神经机能扰乱,骨和关节变形,被毛褪色以及繁殖力下降。心血管会发生异常,出现神经障碍和生长受阻。缺铜也可导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当日粮中铜含量达到125~250毫克/千克时,有促进仔猪的生长作用。但当日粮中铜含量大于250毫克/千克时,则会引起猪的铜中毒。铜可在猪肝脏中过量沉积,造成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和黄疸。日粮高钙、低锌、低铁,会加重铜的中毒症状。以高铜刺激仔猪生长日粮,适当提高锌、铁水平有一定益处。初生仔猪对铜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5~6毫克,生长育肥猪需要量与仔猪大致相同或略低;种猪需要量无明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