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许嫁。
待字:
"字”在此是动词,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而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取字后就表明已经有了人家此为等待许嫁意。
词目:待字
拼音:dai
zi
基本解释
[not
betrothed
yet]
指女子尚未许配人;字:许嫁。
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
引证解释
《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谓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后因称女子待嫁为待字。
清
孙郁
《双鱼佩·受聘》:“小女虽然待字,老夫膝下无人,是要入赘方可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孀居无子,赖有一女,名
宜春
,纔十八,待字于家。”
朱湘
《王娇》诗:“你如今已到待字的年华,男大须婚,女大须定人家。“
待字:等待许嫁。
字的意思就是许嫁的意思。待是等待的意思。
但只有在“待字闺中”一词中有许嫁或许配的意思,只是一种引申义,放在别处就没有这种意思了。
字的含义更多是成人礼中的取的“字”的意思,比如孙权,字仲谋。“仲谋”就是字,权是名。古男人成人礼都要由长辈取“字”来标志成年。古女子成人礼要行笄礼,而女子的地位低下,一般是不取字的,而待字来指代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