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是周朝时期,存在于江南地区的一个诸侯小国,姬姓,与周王室是同宗。吴国在西周时期一直默默无闻,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在东周时的春秋晚期突然崛起而称霸诸侯,这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呢?
吴国军队
这事还得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说起,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纷纷争霸。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先开始称霸,齐桓公死后,晋文公称霸,晋文公死后,楚庄王称霸,这三人在春秋的争霸史上排前三到目前都毫无争议。齐桓公死后齐国由于内乱迅速衰弱,齐国从此退出争霸的舞台。晋文公死后,虽然楚庄王一度打败晋国而称霸,但是晋国的实力并未真正受损,其国力始终比较强大,于是楚国和晋国的开始了长时间拉锯式的争霸,历史上称为:“晋楚争霸”。
晋楚争霸的持续时间比较久,这两家要么直接发生战争,要么就是围绕着夹在他们中间的小国进行战争,其中的宋国和郑国等小国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后来宋国有个叫华元的大夫站出来调停,因为晋楚两国政要他刚好都认识,都能说上话。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晋楚两国暂时各自罢兵,达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弭兵会盟”:两国停止战争,平分霸权!
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
这么一来,霸权是平分了,但是各家独霸天下的心还在蠢蠢欲动!于是一场场明争暗斗在悄然启动:楚国和秦国暗通往来,两家以多次联姻的方式结盟以制衡晋国,而晋国则听取楚国判臣申公巫臣的建议促成晋、吴联盟以制衡楚国。
这个申公巫臣本来是楚国重臣,后来带着夏姬(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私奔到了晋国,并受到了晋国的礼遇,于是本来就和他有隙的楚国令尹子重借机把他楚国的家人全部杀光。深谙楚国政治的申公巫臣为了报仇,建议晋景公采取“联吴制楚”的方针扶持吴国来制衡楚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楚国令尹子重疲于奔命,生不如死!
为了确保吴国和晋国的顺利结盟,申公巫臣亲自出使吴国,游说当时的吴王寿梦。富有野心的吴王听说晋国要出钱出人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后非常高兴,很快就同意了与晋国的结盟。申公巫臣完成使命回晋国前,还特意把他的儿子留在吴国,让他教吴人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吴国人之前只擅长水战,而中原诸侯争霸战争大部分使用车战)。由此本来弱小的吴国迅速强大,并逐渐吞并了周边多个小国,终于有了与楚国叫板的实力,后来在晋国的挑唆下频频派兵征伐楚国,春秋历史上的“晋楚争霸”也逐渐演变成了“吴楚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