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售时没有存档 没有规划管理所以才会这样 建议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售后做好存档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回收率
关于新能源环不环保的问题,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电池回收问题。“燃油派”一旦提及这个问题,“电动党”就无话可说。关于这个论点,如今有了新论据。汽车等联合建立回收电动汽车(EV)及混合动力车(HV)废旧电池的机制,10月起开始运营。
运营模式听起来比较简单。厂家设立协力机构——接收EV报废车的汽车“解体业者”委托协力机构进行回收——机构送往最近的再处理企业——协力机构向再处理企业支付费用。此外,日本的汽车工业会还呼吁进口车代理店、从事EV开发的创新企业也加入进来,处理更多除汽车行业之外的废旧电池。
能源汽车2014年初步兴起,2015年爆发,2016年、2017年快速增长,按照动力电池3-5年使用寿命估算,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即将到来。退役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带来巨大的环境与安全隐患,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电动汽车观察家》与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专家沟通时发现,由于产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政策法规尚在完善过程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行业扩张盲目、退役电池数量少,一些不合规、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1盲目上产能,监管难度大 目前实际产能远超动力电池报废量。根据中汽中心数据,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企业已形成产能42.75万吨,而行业中规划新建和扩建产能已达126.15万吨。
要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够自己去更换这个蓄电池了,因为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成本就是这个蓄力电池了。